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95节(2 / 2)

加入书签

们算钱是精确到分的。

全部算下来,合作的农户当中,有百分之八十都多出他们规定的上交数目了。

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刚好交上、以及多出数目不超过百分之五。

对外的时候食品厂肯定会公布这个合作农户超出预计收入的数字超过百分之九十了。

但在领导这里汇报工作情况,施向南就没有统计到这个“多”的数据里来。

因为她也很清楚他们会在这里听她汇报合作情况的原因。

果然,她还在说的时候,黄领导已经时不时地点一下头了。

等施向南说完,那位姓雷的、市里来的领导就点点头示意要看她手里的那份文件。

施向南双手递了过去。

对方仔细地收进了自己随手携带的黑色公文包里,虽然没有把话说的太明白,但他离开之前也很含蓄地跟施向南表示了。

他会回去跟领导汇报这个情况。

领导有很大可能要跟她当面谈一谈。

谈西施食品厂在九河市范围内,与更多的农户、农场合作的可能性。

这一点施向南在拿出数据的时候也提到了。

西施食品厂还会继续扩大规模。

开启两条销售路线的同时,还要扩大食品厂销售的食品种类。

她的精包装路线开发的不错,民众的接受度比较高。

现在可以说一句,“西施”这个牌子已经逐渐开始在零食市场上站稳脚跟了。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不管西施食品厂接下来是要做什么,都会比同类型的更具有竞争力。

成功的几率更高。

现在不就是这样吗。

市里已经注意到了西施食品厂,也准备观察一下情况,如果合适就要在全市范围内搞这个农户承包土地种植的事情了。

这对于施向南来说也是好事。

因为她的食品厂要扩大规模扩大销售量,那当然原材料也是越多越好。

她并不是签了合同就要直接付钱的,也是分批给钱。

而食品厂每天售卖出去的大量货物都是可以直接拿到现钱的。

随着西施食品厂的名气越来越大,老百姓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西施食品厂的货物在市场上更加供不应求。

西施食品厂从开厂以来,本就不接受压货款。

现在又是求大于供的情况,西施食品厂就更加不可能答应任何来提货的人压货款了。

因此,西施食品厂的现金流一直很充足。

施向南早就算过了,比现在再多三倍的农户合作,她也照样付得起最初的那一部分支出。

而到收获的时候,她拿钱的同时,也在大量地收钱。

更加不可能造成资金紧张的问题了。

所以现在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厂是真的对于合作农户来者不拒,越多越好。

领导们关注到食品厂、愿意促进食品厂和农户、农场之间的合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