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97节(1 / 2)

加入书签

除非是阮美香那边表示不需要了她才会考虑寻找第二个买家。

这是整个食品厂、包括施向西这个主管口味研发的都比较遗憾的事情。

眼睁睁看着能挣大钱的东西,却因为南瓜子太少了,只能看这个机会溜走。

这种滋味儿可真不好受。

而籽用南瓜显然不是一年两年就能研究出来的。

施向南都找温长冬仔细问过这个问题。

他那儿的意思是,就算顺利也得三年以上的时间。

不顺利就有可能更久。

也就是说,在这之前食品厂都只能用肉用南瓜来取南瓜子。

倒不是不能吃,只是产量着实太少了一点。

这是个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为这件事客观存在,施向南就在考虑食品厂产品种类的问题。

别说现在了,就是十几年后,瓜子的口味也是有限的。

不可能没有限制的、一个季度就搞出一个口味来。

这又不是果汁。

原材料限制在那里明摆着呢。

更何况他们现在还是九十年代初期,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机器设备、还有调味品、以及调味技术。

一样产品可以研究出来的口味就更加受限了。

目前西施食品厂的食品种类、以及经受住了市场检验的口味,已经证明施向西是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了。

换个人,哪怕是学历再高的也不一定能比他做得更好。

这不光是施向南这个亲妹妹的亲哥滤镜是这么看的,李唐风也是这样认为的。

既然施向西的工作已经做的够好,那自然要考虑的就是别的问题了。

谁说食品厂只能做葵花籽南瓜子和花生呢对不对?

施向南又不是没有见过十几年后的零食店。

尤其是那两家遍布全国的零食店,有一家都搞的跟零食中的奢侈品店一样了。

施向南吃这个东西不算多,但也知道这家的零食价格比较贵。

这两个品牌的店里都是什么零食都有的。

她对这两个品牌的经营模式当然了解不多,也不知道他们店内的食品是自产自销还是从别的商家那里进货来的。

不过这不影响施向南经营自己的食品厂。

她管不了别人,但是可以思考、安排自己的食品厂的经营模式。

没有人给她任何限制。

她自己当然也不会给自己设限。

各种口味的牛肉干、猪肉脯可能没有生产商的情况下,她要是自己搞的话,需要的前期投资比较大。

而且她现在好不容易开始搞这个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这要是突然再去搞牛肉干这些,那就等于是要重新涉足另一个行业了。

总不能跟农户合作搞种植刚开始有起色,就又去养牛、养猪。

跨度太大了。

施向南是想继续扩张食品厂没错,但也没有想过一下子步子跨这么大。

她有足够的时间和底气可以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比如此时此刻。

施向南带着让钟静准备好的东西来找施向南,说的话也是这个意思。

“不着急,慢慢来。你这边需要时间来研究准备,我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合适的原材料、又或者是选址合作种植。”

施向西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件事我会放在心上的。”

施向南看了看那堆她亲手拿过来的东西,想了想又说:“也要考虑我们食品厂的成本问题,成本过高的话,可以往后放一放,等咱们食品厂的实力更强的时候再开发新产品路线。”

施向南的食品厂调研人员最近才招到两个专业的。

因为只有两个人,施向南这边活儿比较多,两个人忙得不像话。

基本能看见他们的时候都是脚不沾地的,跑得飞快。

根据两个人的助手回来汇报工作的时候的说法,那是真的忙得连坐下安安稳稳吃一顿饭的时间都没有。

两人都忙成这样了,施向南当然不会再催促他们了。

她又不是周扒皮。

所以关于红枣、栗子、榛子这些原材料供应的问题,施向南还要再往后放一放。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施向南跟施向西说不着急,那是真的不着急,一点儿也没有安抚的意思。

当然,施向西跟她是亲兄妹,两人说话的时候施向南也没有带着秘书一起,她过去叫的也是“二哥”,明显就是不是用厂长的身份在说话。

施向西也明白这一点。

因此他的回答是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搞定这件事之后,施向南就又去出差了。

他们厂里现在李唐风现在也已经不能安安稳稳一天到晚都待在厂里处理事情了。

很多时候也需要出差。

所以赶在进入腊月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