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节(1 / 3)

加入书签

知道这些后,亦清清就明白了,自己异军突起,占了这四个做饭的名额之一,不说别人,起码往年在名额之内的人都不会待见她。

而孙来娣和孙招娣是姐妹,之前说话有些阴阳怪气也就很正常了。

亦清清不以为意,这事儿纯属巧合,别人要是因此耍什么心眼,她也不是吃素的,而且现在另外三人里面,有两个都是向着她的,孙来娣也翻不出什么浪花儿来。

那么几句不疼不痒,甚至表面上听着好像没什么问题的话她并不怎么在意。

裹裹面

进了食堂,几人清点了一下粮食。

大多是高粱面和玉米面这类的粗粮,油是大豆油,一小壶,还有一条腊猪肉。

“豁,还有白面嘞!”桂花婶子翻开了一个小袋子。

孙来娣眼睛都看直了,“这得有小十斤吧?”

“大家有口福了,掺一点进去窝窝头都松软好捏些”,冬梅婶子也爱惜的摸了摸白面袋子。

大家平时做高粱馒头和玉米面窝窝头,都是不舍得掺白面的,纯高粱面和玉米面和水后的粘合度很低,远不如小麦面粉。

吃起来剌嗓子难以下咽,吃一口就要喝两口水,放凉了更是硬邦邦的。

但和上一点白面后,就截然不同了,不仅粘合度高,蒸出来也会更松软。

“小亦知青,大家都说你手艺好,你有啥新鲜做法没有?”孙来娣问她。

亦清清:“……”

这人说话的艺术真是绝了,表面上说的有理有据的,还说她手艺好,但问她新鲜做法就有点为难人了。

食材就这么几种,还全是主食,虽然这有油有肉的,也不可能放开了让她去发挥,因为这一点肉和油,得供这么多人吃上近两个月呢!每一顿都要省着来。

这要是说不出来新鲜做法,岂不是让她自打自脸?

“想不出来就算了,要不今天中午就掺点白面做玉米窝窝头或者高粱面馒头?”孙来娣笑着说,一副为亦清清着想的样子。

“……”

幸亏还有点白面,有了这个,她还真知道点新鲜做法。

不然到时候孙来娣往外说:问她会不会什么新鲜点的做法,她什么也不知道。

过不了多久,她亦清清这名不符实的名声就传出去了。

三人成虎,这要那些投了她一票的人怎么想?

阴阳怪气嘛,谁不会似的!

亦清清也笑眯眯的:“劳您替我操心了,要不咱们今天中午擀面条吧!”

“面条?”孙来娣仿佛听到了什么大笑话似的,“这高粱面和玉米面做面条,根本不行的,一拿就散,你总不会是想今天一顿就把所有白面都祸祸了吧?到底是城里来的资本家小姐,只会用白面做饭!”

冬梅婶子想说点什么,被桂花婶子拉住了,小声跟她说:“放心,小亦知青聪明着嘞,能应付!”

亦清清耐心的听完了孙来娣的话,她就是故意的,说话不停顿,怎么钓出来这人的恶意?

笑面虎一样的人,不让她张牙舞爪的露出真面目,自己还真不好说点带劲儿的话,不然她那表面善意,实际用心险恶的话,只要她装傻,还真挑不出一点儿错。

“我父母都是光荣的工人,工农一家亲,您怎么能说我是资本家的小姐呢?这是破坏集体和谐啊!而且我刚说了做面,还没说怎么做呢?您怎么能上来就恶意揣度我?请问我是什么时候的罪过你吗?”

亦清清委委屈屈的说。

“……”孙来娣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你说什么呢,我哪……”

她装无辜的话还没出口,就被桂花婶子抢了话头,对亦清清说:“你还真得罪过她,她姐孙招娣不就是被你挤下去了吗?要我说,孙来娣你要是这么心疼你姐,就自己找她换一换,相信大家也不会说什么的。”

亦清清悄悄冲桂花婶子竖起了大拇指,桂花婶子太厉害了,接茬儿接的刚刚好,算是帮她把这事儿挑明了。

把这事儿摆在明面上,那大家都知道孙来娣不待见她,那她说的那些“好话”别人也会多思量些了。

而且自己跟她呛声别人也不会再觉得她过分。

毕竟两个关系不好的人,再怎么吵都挺正常的。

孙来娣刚想反驳,亦清清也压根儿都不给孙来娣说话的机会,马上接上桂花婶子的话:“我说的做面是做裹裹面,高粱面粘度低,做面条又硬又脆,捞不到碗里,但是这种裹裹面只用少量小麦面粉,擀成薄薄的两层,中间加上一层厚点的高粱面夹心,擀成面皮,最后再用刀切成面条,这样做出的面条即要不了多少麦面,口感又劲道滑溜,就是这夹心的面团得裹好,细细的压才成,比较费力,又很考验手法。”

这种面还是她跟着她的第一任厨艺老师朱师傅学的。

响水村这里没有听说过类似的做法。

果然她一说,桂花婶子和冬梅婶子都来了兴趣。

这年头能吃上一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