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9节(1 / 2)

加入书签

八成和辣椒的种类有关系。

不过这调料里的辣椒都碎了,也看不出用的什么品种。

从上午到下午,大半日过去,等卢栩终于愿意去驿站休息了,也不止一个人悟出门道了。

他们跟屁虫似的黏在卢栩后面进了驿站,往招待他们的桌前一坐,得,招待他们的还是这辣汤!

他们也饿了,也是要谈这笔买卖,那就吃吧!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上次和卢栩一起同桌抠饼子的情谊,这回他们也没太紧张。

夸赞了一番,便边吃边单刀直入聊起生意了。

这回卢栩却磨叽起来了,他非要把准备好的食材挨个煮一边,让他们品鉴品鉴煮什么东西最好吃。

卢栩:“我没骗你们吧?不同部位的肉适合不同的做法,煮起来味道也不一样。什么肉多久熟你们记住了吗?”

众:“……”

就为了实验这个,死活不肯告诉他们这调料到底多少钱吗?

这下好了,竞争对手又多了。

他们都看了,卢栩总共也没带多少,这是打算卖天价吗?

他们一边听着卢栩给他们念叨调料里放了多少东西,成本多高,秘方多难,一边各自盘算着自己的底价,做好了卢栩狮子大开口的准备。

不料卢栩绕了一大圈,把自己夸得天上地下举世无双的,结果竟然是:“谁说我要卖了?”

几人:???

不卖?

铺垫那么多,不卖是什么意思?

他们当卢栩多厚道,怕他们羊肉卖亏了特意搭配个调料帮他们抬肉价呢!

见他们难受的要和他吵架了,卢栩优哉游哉道:“这种调料做起来很难的,你们看到了,我总共就那么些,今天用了快四分之一了。”

几人听得嘴角直抽,心说,早喊你别煮了,你非要给排了队的都煮完,怪谁?!

卢栩:“所以,我打算送你们算了。”

“嗯???”众人怀疑是自己太激动听错了,确认都不敢大声问,小心翼翼重复道:“送我们?”

卢栩笑吟吟:“对呀,只送,不卖。”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是谁架起了大锅,却吃不到一口弟弟猎的肉?

风雪

商人们怔了怔,很快便有人问:“不知是怎么个送法?”

他们都不是傻瓜,哪有什么条件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果然,卢栩马上就给了送的条件:“买五斤肉,送一块,买十斤多骨头的部位,送一块儿,若买整只羊,则按八斤送一块儿。”

“……”

搞这么花哨,竟然还是为了卖肉?

马上有人问:“我们先前定的那些肉可算数?”

卢栩:“算!”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张单子,“你们每位买了多少肉,可以领多少,我都记着呢,放心吧!”

其他人:“……”

懂了,难怪这位卢大人这次带的肉比他们先前定的多的多。

他们为难道:“卢大人,不是我们不想换您的羊肉,只是,我们实在是手头没那么多粮食了!”

卢栩大方道:“不要紧,你们谁要,我可以赊给你们呀!”

众:???

卢栩又抽出一张单子,上面已经拟定好了欠条格式,只要填上欠账人的姓名籍贯,要多少肉,选择用哪种粮食何时偿还即可。

卢栩:“谁要多少,现在就能报名。”

他们看着那一张张格式一样,盖着北庭县衙门章的欠条,齐齐陷入沉默。

这是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想想他们就忍不住一阵牙疼。

想要调料,就得买羊,买羊,就得用粮食换,粮食……

运粮食他们得比运别的多出多少人力物力呀?

众人纠结着。

可这东西又确实能赚钱。

即便家中不做吃食生意的也看得出来,这调料有市场……

可众人越想就越不理解了。

他们有点儿看不懂,卢栩要是为了捆绑卖肉,只煮给他们尝尝不就好了,毕竟整个西北,能大量买肉的,也就他们这些商人。

何必非要在县城这么煮菜呢?

家中开酒楼的人敏锐地意识到哪里不对,问道:“这调料,以后也一直就只送不卖么?”

卢栩:“哦,那倒不是,以后产量高了可以单独卖一些。”

有开食铺、开酒楼,还专营火锅店的经验,卢栩是最知道他的底料价值所在的。

但任何吃食都一样,只要是吃的,别人都能模仿,无非是口味差一些。

在京城那样繁华的地方,高档的酒楼拼的就是差的那点儿口味。

在关外和西北几个郡,若是能便宜实惠,普通百姓都能忍受那点儿口味差别。

等他的底料普及开了,市场有需求,他若供应不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