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8节(1 / 2)

加入书签

他拿着刀子处理皮肉,别人夸他利落,夸他能干,听说是他射中了狼眼,还夸他箭法好,夸得他心花怒放,还有点儿不好意思。

阿维被夸爽了,被哄得开心又耐心,咧着的嘴角,全程都没放下。

到有两个阿姨说过节就是要吃饺子,提议要拿走一块儿嫩点儿的肉去包饺子,他都好脾气地没反驳。

倒是另外七人,自己吵个不休。

他们分工阿维处理皮毛和肉,他们来搭篝火,布置场地,听上去没什么问题,可以实施起来,发现他们每个部落布置的细节是那么的不一样。

全然不懂,等着听指挥的大岐百姓都听懵了,到底该听谁的?

颜君齐忙完了出来看他们忙活,见他们几人吵的激烈,莞尔直笑,袖手旁观,由着他们去吵去闹。

“大人,您不管啊?”官差瞧见他,替卢舟问。

卢舟在那儿劝架,都快忙死了。

颜君齐:“不管!”

他坐下,帮要做饺子的几个阿姨剁馅。

他们北庭县有两个大族,其中大岐人来自各个地域,蛮人则有大小几十个部落,这些部落,曾经又经历了上百部落不断分裂融合,他们本来就有许许多多习俗需要磨合的地方。

吵吧,吵多了,就了解了,了解清楚了,再慢慢磨合。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可恶,吃肉竟然没我!

好吃吗

闹哄哄乱糟糟,蛮族与大岐吃法混杂,布置很像那么回事,其实细节又有些不伦不类的篝火晚会,随着火把点燃,终于赶在天黑前在县衙外正式开始。

阿维他们出身贵族,却没一个是巫师,凭印象照葫芦画瓢,一起绕着篝火跳起祈福舞。

大岐人也看不懂,更不知道这是在祈福,城里的小孩子们许久没见过这种热闹,觉得好玩,也跟着凑上去乱扭。

祈福舞结束,紧接着就是自由自在的庆祝舞。

这没格式,只要开心就行,阿维他们几个先将卢舟拉过去,又拽起相熟的官差和伙夫,凑上一群孩子,开始绕着篝火乱蹦乱跳。

他们八人唱的都是蛮语的歌,又快乐又寂寥,闭目听上那些歌,就能感受到西北广阔无边的原野,辽阔无边的天地。

阿维拿出了他的小鼓,胡乱跳的舞慢慢合上了鼓点,害羞不好意思的大岐人看着看着,在欢快与热闹中,莫名就勾起了乡愁。

有人唱起家乡的小调,老家不远的人发现,他们说着不同的话,但其实一直唱着一样的歌。

很快,各地的小调响起,来自五湖四海的歌声、乐声在月色下篝火旁回荡。

阿维听着听着,也和起他们的歌声。

语言不通,曲调,感情却是相通的。

他们相互教着彼此唱歌,这时候两族的不同无形中弱化了,因为只大岐一郡,可能就有好几道口音。

大同小异的曲子,在细节的歌词上各有不同。

一个人站起来教,发现四下全是陌生人,根本就举目无亲,那些一身逆骨的同族,学首歌还没外族的阿维他们快,简直要把教的人气死。

兢兢业业包饺子的阿姨们坐在角落看着听着,篝火照到脸上,将她们操劳晒黑的脸庞照得红红的,让年龄都失了真,无论多少岁,都梦回自己的少年时光。

狼肉炖烂,饺子煮好,整块的肉,穿串的肉,一通乱烤。

各家拿来了自己做的腌菜、泡菜,热热闹闹边吃边喝。

卢舟在颜君齐默许下,跑去搬了两坛烈酒出来,将宴会气氛推上高潮。

阿维喝得醉醺醺的,盘腿坐在地上教一群六七岁的小孩唱蛮语儿歌,卢舟取了颜君齐的笛子教他的蛮族朋友们怎么吹奏笛子。

老人们烤着火唠家常,还有人凭刚刚的小调口音相互找起老乡,天南海北对着从我家到你家要翻几座山过几条河,更有人胡乱吹着牛漫天野地瞎说。

这晚人都亢奋起来,除了值岗巡逻队官差,全城百姓都不想睡觉。

熬不住的孩子窝在大人怀里睡了,大人们抱着孩子边拍边聊,边哄边笑。

伙夫们去把他们存的杂粮饼子搬出来,聊饿了、跳饿了的过来拿一块儿,拿去篝火那儿烤一烤,不管烤糊还是黑了,掰开随便找个人一分,又有精神再聊上半天。

今晚的主人公英勇盗自己家酒,才教完别人吹笛子,又被热情的客人们拉去喝酒,他们你敬一下,我敬一下,没一会儿就把卢舟灌迷糊了。

到天亮时,卢舟脚步都是飘的。

他困了,想回去睡觉,自己闷头往回走,被门槛拦住,他一头撞到门板上,后退一小步,然后扶着门板发着呆,就那么站在原地睡着了。

颜君齐见他扶门站了好半天不动,过去一瞧,差点儿笑出声来。

他忍笑摇摇卢舟,可卢舟根本没反应,意识全无,人要往后倒,颜君齐忙拉住他,将他拉到背上背他往后院走。

卢舟迷迷糊糊喊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