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72节(2 / 2)

加入书签

家就该干嘛干嘛去了,施向南就走出会议室准备去看看食堂。

因为快到饭点了嘛。

她也有段时间没有关注厂子里食堂的饭菜水准了。

结果还没有走进食堂的大门,就被人拦住了,喜滋滋地说:“施总,你结婚的时候可别忘了给我们发喜糖啊!我们这些老员工可都伸长了脖子等着呢!”

施向南:“嗯?”

还不止一个员工这么说,施向南在食品厂这边,一会儿就靠过来一个这样说的。

也像他们说的那样,都是老员工。

其中有几个,比如孙海这样的。

是从施向南带着几麻袋的瓜子坐客车来云山县城里卖的时候,他们就在的。

当初市里的大食品厂开业、以及食品公司正式可以容纳员工时,施向南也问过林琴的意思。

她是从最开始就给施向南帮助的人。

因此虽然她在云山县城的小食品厂里管着出库入库的情况,但一直有点得过且过。

比如钱秋雁一直都在不断地学习考证、看专业书籍、看不懂的就去请教积年的老会计、做财务工作的,又或者是老师。

随着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厂越来越大、站的越来越高,他们是有这样的渠道可以找到相关的专业人士是教他们的。

就算是找不到,想去大学里面相关专业进修,施向南这个当老板的也肯定是支持的。

不管想深造学习的职工是打算一边学习一边工作,还是脱产学习。

她都是大力支持的。

这个支持不光是在嘴巴上说说而已,还体现在了工资上。

只要是确定去大学里面的相关专业学习更多的知识,施向南的食品厂是还会继续保留职位、以及发基础工资的。

保证对方就算学习,也不会就直接断了收入了。

这在云山县、九河市都没有这样的先例。

不管是国营还是私营,西施食品厂都是头一个这样做的。

就是因为名声打出去了,所以后来她才越来越好招到更多的人才。

总而言之,钱秋雁想学习、施向东想学习、包括厂里的其他人想学习的,施向南都很支持。

这一点已经成为西施食品厂的企业传统文化之一了。

后来进来的人受到这一影响,他们也愿意拿着公司给发的工资去学习深造、学成回来后也会变得能力更强,可以更好的回报公司。

可以说,西施食品公司虽然还没有提及到企业文化这样的东西在台面上、宣传当中。

但其实已经有了这个意思在的。

公司从上到下整个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

就像是施向南最开始在云山县城的小食品厂里搞了一个阅览室,然后为了大家能够走进去、不让阅览室成为一个摆设,她不光是买了很多各种专业的书籍,还买了不少的小说,武侠类的、言情类的都有,就是为了吸引可能本来文化水平不是那么高的职工们愿意走进去主动学习。

就算最开始是为了看小说,那小说看完了、或者是看腻了,说不定也愿意拿起旁边书架上的专业书籍看一看呢。

一天看两页,三个月、半年下来,一本书也看完了不是吗。

多多少少也能学到点东西。

可以说施向南作为食品厂的厂长已经做得很好了。

事实上职工们也的确像她想的那样,很多人在业余时间看一些小说啥的消遣的同时,也会慢慢转向专业书籍看书学习。

后来这个阅览室更是被施向南带到了包装厂、以及市里的食品厂,还有后来建成的西施食品公司。

一个都没有落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