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00节(1 / 2)

加入书签

他都这样说了,施向南自然不能再说自己干的一般般了。

只好说道:“曲老先生……”

曲劲松打断道:“你是李瑞的侄女儿,按理也叫得着我一声爷爷吧?”

按照他们这边的亲戚关系算,的确也是要叫爷爷。

但曲家家大业大,人家没有主动开口,施向南不是不好意思直接这么叫,显得她趋炎附势么。

现在曲劲松当面这么说了,施向南要是再不开口叫人,就有点失礼了。

所以她一点磕巴也没打就说道:“爷爷。”

“哎!”

曲劲松满意地笑起来。

“好孩子、好孩子啊!”

他看着施向南感叹道:“我的孙子孙女儿,不说现在了,五年十年后,能有你一半出色,我老头子就满足啦。”

“爷爷您也不用这样说。您家里有条件培养孩子,也有条件给孩子提供练手的机会,他们现在是还在上学吧,毕业了好好干肯定能比我强。”

施向南也是从姨奶奶那里偶尔说起外孙外孙女的事情,知道曲佳曲伟都在上大学,所以才会这么说。

听施向南说起自己的孙辈在读大学,曲劲松微微点了点头。

“嗯,在读大学,还要两三年时间才能毕业,早着哪。不说上头政策可能有变化,就说商场上的事儿,也是瞬息万变,谁也说不准明年、后年市场的情况到底咋样啊!就像是一个月前,我可没有想到,你一个小女娃,开了食品厂,居然能跟农村的老农民们搞起合作来,还搞得风生水起的。”

听他主动说起农户合作的事情,施向南就又说道:“还只是小打小闹,要是跟市里、省城那边也能有合作,才能算是稍微有点拿得出手的成绩了。”

曲劲松摇头:“你这就又谦虚了!农为国之本!你这个合作的方法,我一听就知道,是能叫咱们这儿好多农民都不会再丢下家里的土地跑出来打工挣钱了。这是大好事儿!机关上肯定会促进推广你这个合作方式的。”

施向南有点惊喜:“是吗?曲爷爷你听说了什么消息?”

“这还用听说?难道你没有想到吗?”

施向南老老实实地说道:“想到了,只是胆子不大,不敢尽想美事儿,也想过有可能不成。”

“有忧患意识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好事。”

曲劲松露出认同的表情。

“不过,年轻人嘛,还是要多些一往无前的冲劲儿的!不要顾虑这个顾虑那个,顾虑太多,就容易束手束脚的。”

施向南点点头:“谢谢您的教诲。”

曲劲松摆摆手说:“就是随便聊聊天,称不上什么教诲不教诲的,你也别太紧张了。咱们这就是随便说说闲话,中午跟那两位农场说得上话的人一起吃饭,你再这个态度也不迟。”

施向南点点头。

“我听李瑞说,你奶奶跟她妈是亲姐妹?”

“是。小时候我们家里穷得吃不上饭,买不起棉花做衣裳,都是姑姑家帮的忙。我奶奶从小就教我们,不能忘了姨奶奶家的恩情。”

曲劲松微微摇头:“亲人之间,没有能力就算了,有能力搭把手,哪用得上‘恩情’这样重的字眼?你奶奶也太外道了些。”

施向南认真地说道:“曲爷爷,话不能这么说,施恩不望报是一回事,受人恩惠的人也不记在心上,那成什么人什么啦?我们那时候家里穷还不上,也没有不自量力地想还啊,这不是等到现在了嘛,能还得上了,自然要尽力还上一些。说起来,我开了厂子,我奶奶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她能在她的姐姐姐夫面前直起腰杆了、能还得上这么多年欠下的情了。”

“那你奶奶可真是个实在人。”

这话施向南认同。

唐青娥不光是实在,还很有几分执拗。

以前还不上亲姐姐的情,她都不怎么敢跟亲姐姐家走动的。

谁劝都没用。

正是这样的唐青娥,才一手带大了六个娃,养成了他们这样的性子。

她没有上过学,能做到这样、把生的娃都教育得这么好,施向南是打心底里觉得敬佩的。

说话间就要中午了。

施向南在曲劲松的示意下,扶住了他的胳膊,两人在各自的秘书陪同下,上车到了提前订好的饭店里,见到了那两位过来负责商谈合作的负责人。

两个都是看着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

衣着发型都差不多,连微霜的两鬓都有八分相似。

要不是两个人的脸型不一样,一个是长脸一个是方脸,施向南差点就以为这是双胞胎了。

见到施向南后,两人的态度也表现得很积极。

按理说农场是官方的,这两个大小也是国家干部。

但是全程一点架子都没有,表现得随和极了。

似乎是提前查过资料,看见施向南是个跟他们生的娃娃差不多大的年轻女娃,也没有露出任何意外的表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