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50节(1 / 2)

加入书签

有了官方背书,施向南要找育种专家们就会容易很多。

一个温长冬,就算把他一个人掰成八瓣也不够用。

还是需要一个、甚至几个专业的团队的。

只是施向南现在自己招不到人才罢了。

但有了官方背书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想到这些,施向南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她叫了钟静,让她去把食品厂的管理层叫来。

好吧……其实一共也没几个人。

而且有些人,像是刘芳这种也不用来。

就是钱秋雁和李唐风要来她的办公室一趟。

施向南翻着本子说起自己的计划。

关于原材料问题这一点,对于食品厂来说实在太重要、太不容忽视了。

去年过年前那一个月要不是施向南找到了阮美香,他们食品厂早就收不到瓜子了。

收不到瓜子,那市场需求量再大也没用。

他们总不能用空气加工出老百姓爱吃的瓜子来吧?!

所以这个问题今年就是食品厂的重中之重,一定要解决。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命脉所在。

不可能全然交到别人手里。

现在是施向南遇到了阮美香这个厚道人,她没有提什么条件。

可要是她变了,或者是她跟施向南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转变呢?

她那边一旦不给提供原材料,施向南这边当天就得断货。

要找农户合作这是去年冬天就确定的事情。

但要惊动县镇、乡村的领导,钱秋雁大大地吃了一惊。

倒是李唐风,仔细地听施向南说了这个产供销一条龙的计划,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来。

一般他这样的表情就是“计划可行”的意思了。

施向南当然没有提出籽用西瓜的事情。

不着急,可以一步一步来。

葵花籽、南瓜子卖的很好这都是获得了市场认可的,先把这两样搞起来。

西瓜子她完全可以拜托她爸、甚至是二叔三叔帮着种,种出来了拿给二哥进行口味研发,成功后试吃、试卖,效果好了明年再谈跟葵花籽一样跟农户合作搞大面积种植的事。

不用着急。

她只提出了葵花籽的南瓜子这两样,不管是李唐风还是钱秋雁都没有什么话可说。

而且她提出这个模式,要让他们来想的话,的确没有更好的可以替代的方法。

“没有问题的话,我就去找领导谈了?”

连领导都是施向南去年已经见过一面的,对方还让秘书给她留了联系方式。

不过施向南犹豫的是——

她这么直接去找县里的领导是不是步子跨的有点太大了?

是不是该去找镇上的领导?

可施向南随即就又想到了她现在的需求量问题。

她都没有算花生,光是葵花籽和南瓜子。

这两样的亩产量都不算高。

一个村子一共才多少地?

何况她出面的话,哪怕说得再好听,村民们也不可能把家里的地全给种上她的东西。

但领导们出面就不一定了。

施向南说出自己调查来的葵花籽和南瓜子亩产量。

注意,不是南瓜,是南瓜子。

南瓜的亩产量挺高的。

可食品厂要的不是肉用南瓜,而是籽用南瓜。

只要里面的籽,那个产量跟葵花籽差不多。

当然,施向南现在一点儿也不耽误地开始行动,一切顺利的话,估计也只能赶着明年开始实行这个产供销一条龙模式了。

因为现在已经是农历二月份了。

现在再去谈哪还来得及。

不过施向南计划的也就是明年开始。

因为今年她根本没有那么多种子可以供应的啊!

也就瓜子的种子勉强凑够了。

南瓜子那是休想。

别说什么籽用南瓜了,连肉用南瓜的南瓜子她这儿都少得可怜。

西瓜子更不用提,南瓜子的话,现在没有籽用南瓜,肉用南瓜的子也能用。

毕竟去年卖的那一波南瓜子,就全是肉用南瓜里出来的。

可西瓜子,食用西瓜里的瓜子根本没法用。

要搞西瓜子就只能用籽用西瓜挖出来,别的瓜根本替代不了。

现在不光是谈合作需要时间,育种工作、搞出大量种子也同样需要时间。

一年的时间都不一定够用。

所以现在开始计划、开始找人谈一点也不早。

李唐风也认同施向南的意思。

钱秋雁就没有再多说。

她这段时间忙着在看书学习,准备要去考证。

食品厂眼看着一切都已经步入正轨,每个月的毛利润浮动不大。

她这个食品厂的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