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30节(1 / 2)

加入书签

“大家都好好工作,食品厂不会辜负大家。”

她又转头看向施向西:“现在其它口味的瓜子有眉目了吗?你预计什么时候能出来?以后要准备每季度交一份新产品研发计划书给我。”

施向西先是想也不想就要说自己写不出来,但再转念一想,食品厂刚开业他刚来的时候,小妹就说过要让他继续读书的事。

最重要的是,有大嫂这个榜样在!

大嫂工作也很忙,可她就是能挤出时间来看书学习。

他说自己不行有点说不过去。

而且这还是在开会的时候。

所有人都看着。

施向西就答应了一声——回头私底下再说。

施向南又强调了一遍今年的食品厂发展大方向后,就让李唐风来继续了。

这个会就像是以往一样,没有开太长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结束后各人该干嘛干嘛去。

施向南就往县城里去了。

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选地址。

食品厂建造的时候虽然也有包装部门,施向南盘下厂子时,那些工具当然也一起全都打包买下来了。

可是他们动用的不多。

现在要准备进行精包装了,外包装设计是一个方面,操作机器设备的人选也得提前准备好。

再者就是根据计算,食品厂现在的日产量,如果全部精包装的话,食品厂那个小包装厂房里的机器大概率是不够用的。

也就是说施向南要么就增加厂房,要么就要重新选一个合适的地方专门弄一个包装厂房出来了。

又或者是直接外包出去,找厂子来做这个。

不过最后这个是不得已之下的选择。

不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食品厂是不会这样做的。

因为包装外包,他们这么大的日产量,不可能全部把货物拉到对方厂子里去,

工作量太大了不说,对方的厂子不一定有这么大的地方放。

好几十万斤的货物啊!

食品厂生产的又是食物,对存放环境是有严格要求的。

不达标的地方还都放不了。

这样做会增加不必要的意外风险。

所以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厂房也是势在必行了。

施向南得去找专业人士来帮忙丈量食品厂现有的土地面积,然后要计算能不能在厂内再盖厂房、怎么合理地把面积最大化……

同时,她还要继续招聘可以操作器械的员工。

因为要找专业人士,施向南先去见了一下朱大姐。

年前厂子还没有放假,施向南就带了很丰厚、但也不会太出格的礼物到朱大姐家来感谢她对自己的帮助。

施向南当时一口一个大姐,喊得朱大姐不好意思拒绝了。

送的又都是他们家用得上的、正缺少的东西,尤其是几样零食,送来后施向南就拆开给她的孩子吃了。

朱大姐就没有说太多推辞的话。

不过收了年礼后,她也给施向南准备了她家自己做出来的好东西。

是一种自家做的烟熏的腊肠,味道很不错。

礼尚往来。

两人的关系更好了。

施向南一上门,还没有来得及说自己的事儿,朱大姐就把她拉到了一旁。

这个时间点朱大姐家里没有别人。

但她还是谨慎地把施向南拉到里屋,压低了声音跟她说:“妹子你知道不?咱们县城里,这会儿有人也在卖瓜子了!就跟你的瓜子一样,说是煮出来的香瓜子,好吃不上火啥的。”

施向南并不意外。

从古至今,我国人的仿造能力一直都是最强的。

她从不怀疑这一点。

所以才要尽快占领市场、制造出一个好记又能让人印象深刻、老百姓接受度高的品牌来。

不过虽然施向南早有预料,但今天朱大姐说的这个消息,她确实不知道。

所以就这么回答了。

朱大姐着急地一拍巴掌:“这咋办?他这煮瓜子、不脏手不上火,不全都是跟你学的吗?能不能报警叫公安找他?”

施向南摇摇头:“那个人的瓜子也叫西施香瓜子吗?”

“没有,他就是跟你最开始一样,自己弄出来到处散卖,啥牌子都没有!我只听说那个卖瓜子的人叫张老三。不是咱们云山县城的人。”

施向南事情办完去看了一眼,果然就像是朱大姐说的那样。

这个人也在卖香瓜子。

大声吆喝的口号也跟她以前八九不离十。

“不脏手不上火的香瓜子”,差的地方是,这个人还喊“跟西施食品的瓜子一样好吃还便宜啊!”

施向南随便抓住路边一个刚才买了瓜子的人十多岁的半大孩子问了问。

他卖六毛钱一斤。

确实便宜了,不过便宜的也不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