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84节(2 / 2)

加入书签

但都快速算了一笔账。

目前食品厂的每天产量是三万八千斤。

这个数字是瓜子和花生的总和。

机器就是那些机器,瓜子和花生烹煮、脱水烘干等等,都是用的一样的机器一样的工序,只是所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样。

花生占着机器的时候,瓜子总不能再塞进去,只能排队等。

当然,因为这两种产品的销量不同,因此现在食品厂每天加工瓜子两万五千斤、花生一万三。

南瓜子暂时不算在内。

因为南瓜子收购的数量提不上来,而且眼看着截止明年南瓜大丰收之前,每天收购数量只会下降、不会往上涨。

目前仓库里已经只有一千斤左右收购回来的生南瓜子了,跟瓜子花生对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还是每次冯大山、李建国的货车出去送货时,回程从来没有走空,他们都是一路收着货回来的。

蒋丽丽干这个也算是干熟了。

送货收货,她都干得很好,截至目前为止没有出过错。

包括李唐风这个副厂长在内,蒋丽丽一个月的工资也属于食品厂前三那一档的。

食品厂现在稳定的有每天市里李小明那边接近两万的批发数目。

县里、和周边三个市、各县现在基本统一了步调,基本上是三天批发一次货物。

花生和瓜子的批发总数量在九万斤。

平均下来每天三万,加上李小明那里的一万多两万,食品厂每天批发出去的数目就差不多是五万斤了。

虽然日营收维持在两万五千块以上,但食品厂维持得很是辛苦,很多时候不加班就完不成这个数量。

这里的加班指的是比七点更早来、比十一点更晚下班。

这还要再加上省城那把的批发数量的话……

虽然现在那边的日销量还没有出来,但显然,有阮美香这个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批发商在。

她可不是只批发给一两个商贩,很有可能是省城做零食生意的一大半商贩。

每天高出九河市三倍应该不是问题。

这么一来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从哪里变出这么多货来?

“厂长,你跟陈秘书有联系吗?”

施向南回过神来,苦笑:“每个月给他汇款之后会打一次电话过去。但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跟他的老板有过任何交集,只在签合同的时候见过他的亲笔签名。陈秘书很忙,我给他打电话也就是说一声钱汇过去了。别的没有多聊过。”

“那下次汇款是什么时候?”

施向南在计算时间。

李唐风已经又说:“能不能问对方要到这些设备的厂商联系方式?”

“当时转卖给我的时候,他就提过,这些设备都是外国进口回来的。”

李唐风说:“那也要买。厂子不扩张、增加机器,产量怎么上得去?现在省城那边的日销量还没有出来,但根据李老板、还有邻市批发数量确定下来的速度,估计也要不了几天。咱们现在开始想办法时间已经也要来不及的。目前的形势来看,为了赶上供应数目,新的机器没有回来之前,三班倒势在必行。”

施向南回来的路上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李唐风说的这些,正是她想到的。

不过有一点她很坚持:“我马上联系陈秘书,在新设备回来之前,先安排三班倒,设备一回来了调整回到现在的模式。三班倒不能成为常态。”

这一点李唐风跟她也有不同看法。

他从南方来的。

那边作为经济特区,比这边经济发达没错,这几年全国各地去南方打工的人也一直在增多。

但老话说的没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