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84节(1 / 2)

加入书签

施向南是个女的都没有阻挡他们送好烟好酒。

看的冯大山两人心热不已。

可惜施向南全都没收。

她现在头疼的是另一个问题。

就像她在阮美香家里说的那样,食品厂开业时日产一万斤,当时大家都觉得很多、很厉害了。

施向南也这么觉得。

后来李唐风来了,把食品厂职工职责进行了明确分工后,再加上所有工人们都为了奖金,上班时间从不偷奸耍滑,工作效率拉满,一天产量最大的五香瓜子差不多有两万斤。

再后来,食品厂实行了两班倒,产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差不多又翻了一倍。

这个数字统计出来,全厂震惊。

施向南还记得当时所有人站在食品厂的大院子里使劲儿鼓掌,拍巴掌拍的手都红了也停不下来的画面。

可现在她要跟阮美香这样的大批发商合作,这个当时震惊整个食品厂的日销量就又有些不够看了。

还在想办法再提高!

可是难道要三班倒吗?

如果不是实在没有办法,施向南不想搞这个制度。

太辛苦了。

现在西施食品厂要继续招人不难,难就难在,机器的数量是有限的。

现在已经被安排的从早上七点车间的灯亮起那一刻开始,机器就没有停下来过,一直嗡嗡响到晚上十一点。

她招再多的工人,设备的产能是固定的。

她难道还能让工人自己用扇子扇干煮出来的瓜子花生吗?

很快,冯大山的货车上的货就全都拉到了阮美香的仓库里。

打听到的消息说阮美香的生意做得很大,这一点施向南几人之前没有能亲眼看见。

只是从她的穿着、行事风格,还有家里的情况大致能够看出来。

送货时亲眼看见了她在省城的好几排保护措施做得很好的大仓库,他们才算是亲眼看见了一点儿省城大老板的派头。

那些仓库全都刷了水泥地坪,还有石灰粉刷过的墙壁,看起来干净又整洁。

仓库的房顶很高很高。

不管走到哪个角落里都看不见一丁点潮气。

更没有发现什么老鼠虫子的踪迹。

工人也很多,有个戴红色安全帽的吆喝了一声,就有一群工人小跑着过来。

没用冯大山动手,工人们很快就把货车上装的货全都卸完了。

阮美香也没有拖拖拉拉,直接把这一批南瓜子的钱付清了。

“东西是好东西,现在全省城的小商店估计都抢着要,我这也算是竞标拿下来的货物,再要说跟我这儿的老规矩一样清货一半后付款就有点欺负人了。”

阮美香当时是这么说的。

施向南也不好奇她说的是真是假,反正她的钱拿到手了。

她这一次带了一共一万斤南瓜子上来。

一两的小袋包装那种只有两千斤,剩下的八千斤都是半斤装和一斤装的。

反正施向南已经答应全部按照一斤一块五的价格批发给阮美香了,也就不用管包装大小的问题。

只是她的南瓜子卖得比较火爆,很多小商贩都想找施向南批发。

即便施向南卡着数量,短短三天时间里,一两小袋包装的也全都以三毛一袋的价格卖得精光。

也就是说,她转手给阮美香的南瓜子只有八千斤。

一斤价格一块五,到手也有一万多块钱了。

再加上零卖三毛钱一两的那两千斤,扣掉寄卖一袋要给小商贩一分钱的利润,施向南也拿到了五六千。

就连施向南的货车上装的准备批发的葵花籽和花生,阮美香也毫不含糊地全吃下来了。

这两样施向南带来的不多也不少,每种三万斤。

主要是想着这里是省城,再说她是打算批发而不是零卖,这么大一个省城,只要能顺利找到合作的批发商,吃下三万斤瓜子和花生还不是简简单单?

一个九河市一天都能卖出去一万多斤瓜子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阮美香听到施向南货车上的瓜子和花生的数量,入库时清点无误后,就爽快地一起付清了货款。

这两种都是以五毛五一斤的价格支付的。

施向南话说得很清楚,阮美香不管是出于欣赏她还是什么原因,反正她是没有磨一分的价格,合同上也是这么写的。

六万斤的瓜子和花生货款,再加上一万斤南瓜子的收入,施向南这一趟到省城,一共有五万出头的营收。

当然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她认识了阮美香这个人、跟她谈成了长期合作。

跟天长日久、源远流长相比起来,这五万块钱也就不算什么了。

回到食品厂把这笔钱入账后,施向南跟李唐风说起这一趟省城五天的行程。

他显然也是这么认为的。

两人虽然没有说出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