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0节(1 / 2)

加入书签

产量上去了以后,运输也是个大问题。

从施家洼运出来不容易,从羊滩镇到云山县城更艰难。

客车毕竟是载客的,拉货拉得少还好,多了超载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没出事当然好,万一出了事施向南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也就是占了现在路政上管理还没有那么严格的便宜,否则根本不可能叫客运汽车一趟给载几百上千斤的货物。

抓住都给你没收了、还得罚款。

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施向南不回去肯定不行。

不过这些暂时不用跟大哥说。

施向东只要知道,产量上不去,有钱也挣不到手,其它就都不用考虑了。

他想了想,还是答应下来。

同时成家立业这么多年,儿子都四岁了,施向东头一次在心里后悔没有多念些书。

要是上了高中,妹子的这些事他就都帮得上忙了。

一旦他能帮上大忙,自家亲妹子难道还会亏待自己吗?

只看上回小妹赚了三百块都敢给她二哥分五十就能看出来她的为人了。

帮不上大忙,就算小妹要给他钱,他能伸得出手去接吗?有那么厚的脸皮吗?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厚着脸皮接了,爸妈也肯定会骂得他狗血喷头。

也肯定会有人说闲话。

他反正不会干这样的事儿。

从小到大爸妈都是这么教的,有多大碗吃多少饭。

他现在就属于碗不够大。

施向东看着妹子爽快地给他在招待所开了个房间付了押金和房费,心里万分感慨。

他夜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起了个大早送妹妹走,同时也是赶去林琴家干活。

目送施向南上车,施向东看见中学的学生们穿着校服陆陆续续往学校大门口进。

他心里忽然生出一个念头——

我是不是也想想办法再多学点东西。

施向南坐早上这趟客车回家,那当然就不是赵丽丽两口子的那辆车了。

这辆车的售票员是个长得比较文静、看身形也有些瘦弱的年轻姑娘,名字叫冯爱女。

开车的是她男人张建国。

这年头跑乡下地方的客车大多都这样。

私人掏钱买的车子,夫妻俩一个开车一个收钱,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也相对有安全感、不会出现财务纠纷。

张建国冯爱女夫妻俩都是县城本地人。

跑车的人脉都广,再说在客车上一跑就是好几个小时,乘客们闲的没事干,多多少少都会聊些八卦。

他们也听说了县城出现一种大家都爱吃的香瓜子的事情。

这两天卖得那叫一个火爆。

再稍微一打听就又发现,这个瓜子还是跟他们两口子对班的老黄和赵丽丽夫妻俩的客车运上来的。

听说一趟赚不少钱哪。

跑车不容易,能多赚点那当然要多赚点。

冯爱女心里早就惦记着了。

这下遇到了施向南。

她的态度和气的不得了,施向南问一句她能答句。

熟络起来,冯爱女才说起运瓜子的事。

县城的需求量大,这趟回去解决了瓜子产量的问题后,紧接着就要解决运输问题。

但买车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办到的事儿。

在这之前,施向南还是得靠每天在羊滩镇和云山县城跑一个来回的两辆客车。

她当然也想跟对方打好关系。

现在冯爱女主动抛出了橄榄枝,施向南当然也是好声好气地跟她聊。

冯爱女提了,施向南就顺着她的话说起瓜子卖得好、运输不好解决的问题。

没想到冯爱女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她不仅说自己家客车能帮忙运货,还说她娘家有个亲哥哥是货车司机,八十年代初就开始在市里的运输队干活。

整个九河市各大国营厂的货往外送都要靠他们的运输队。

干了十几年,她哥自己也攒够了钱买了一辆大货车,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遇到国营企业每况愈下,有些工厂直接倒闭了。

没有倒闭的也没那么多活儿了。

运输队江河日下。

眼看着改革开放后各行各业遍地开花,个体户、万元户的新闻报纸上、电视上时不时就能看见。

冯爱女的大哥冯大山一拍脑袋,决定也出来单干。

大货车很贵,在这年头也属于比较稀缺的东西,他就不信找不到活儿干。

大不了他自己跑到南方去拉货回来自己卖!

没想到单干了才发现运货这事儿不是谁想干就能干得下来的。

这年头的治安不好啊,尤其是跑长途。

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遇上路霸土匪,跑长途那真是拿命在拼。

赚得再多也没什么用,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