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9节(1 / 2)

加入书签

爸妈不让她回去,她就得租房子住。

那点钱根本支撑不了多久。

就着急找个能挣钱的活儿干,干什么都行。

就这一个,可能没有那么能说会道。

施向南当时听朱大姐说了,也定下这个蒋丽丽,愿意面试接触一下。

事实上蒋丽丽的条件也挺不错。

往差了说,至少比不太会说话的孙海强一些。

男人打她她敢反抗、而不是越打胆子越小,只会逆来顺受,已经很能说明情况了。

再加上父母压着不允许离婚,她最后还是离了。

这人就更错不了。

见了施向南尝了瓜子后,蒋丽丽第一个主动表态说想跟着施向南干。

另外四个紧随其后。

施向南跟她们说起雇工和批发两种方法。

出乎意料的,包括周玉芳在内的五个女人都表示要拿三块钱一天的工资、给施向南卖瓜子。

施向南也没什么意见,统统答应下来。

谈妥了之后,周玉芳就迫不及待地问道:“老板,我们什么时候开始卖瓜子?”

倒是王招娣估计是家里男人是做小买卖的,想的更周到。

“我们是不是要自己准备箩头、称瓜子的秤?还有装瓜子的塑料袋?”

这个问题施向南也想过了。

“你们要是准备批发瓜子自己卖,那这些工具当然都得自己准备。既然是给我卖瓜子,这些就由我提供。”

施向南说着把人领到放瓜子的屋里。

她从老家运到县城来的瓜子已经不剩多少了,新买回来的箩头扁担啥的也都放得下。

施向南没解释瓜子的事儿,这五个大姐大婶们都很有眼色地没问。

既然已经决定要领人家的工资了,就得有点当工人的眼力界儿。

施向南给她们分瓜子、分工具的同时,还说起称呼的问题。

“玉芳姐你们别叫我老板了,叫我妹子或者小施都行。”

运动才结束十多年,前几年还有做买卖的被扣投机倒把的帽子。

五人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听到施向南这么说,也就从善如流地改叫她妹子了。

聊完五个人正要出门,羊滩镇到县城的客车就到了。

看到客车停在路边,施向南对着一个高高壮壮的男人叫大哥,接着开始卸货。

五个女人都放下手里的东西一窝蜂地跑过来帮忙。

施向东还在跟施向南说爸妈让他带的话、还有家里这两天的情况。

“你嫂子说有事儿要跟你商量。”

“啥事儿?”

施向东摇头:“她没跟我说。”

施向南走的时候家里的瓜子就没拿完,再加上这两天又晒出来的,家里瓜子是真不少。

家里接到信儿说县城里一天半五百斤就卖了一半多,其他人不说,张秀珍高兴坏了。

也不是别的原因,她满脑子都想着施向南发的那笔工资现在全都赚回来了。

这次特意又多借了一个牛车,施开阳和施向东父子俩装了两板车把瓜子送到大路上等客车来。

施向南提前跟赵丽丽夫妻俩说好了,客车到那里都不用施开阳父子俩招呼就停了。

黄师傅下车帮忙,三个人没耽误几分钟就把瓜子全装到来车顶给送到县城里来。

看到是大哥送货过来,施向南就犹豫着自己是不是能回去。

她不太确定自己离开后,大哥能不能支起县城里这一摊子事儿。

最后还是觉得摊子才刚刚铺开,她走不开。

现在正是起步的关键时刻。

前两天她和林琴孙海三个人小打小闹,朱大姐这样的人都认识她了。

接下来是五个人在县城里卖瓜子,名声肯定传得更快。

按照施向南的计划,她是要做香瓜子源头批发商的。

名气一打出去,不管是县城本地的小商贩、还是市里、甚至是省城里的人听到风声想来找她批发,她都没有拒绝、把钱往外推的道理。

只留大哥在县城她一个人回去肯定不行。

可是她不回去解决瓜子产量的问题,到时候别人拿着钱来她无货可供,这就成笑话了。

无人可用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可现实摆在这里,她目前还啥都没有,在县城还借住在高中同学家里呢。

没有拿出足够的实力,人才凭什么来她这里?

朱大姐虽然看好施向南的瓜子,但同时也是打心眼里觉得,原来在县里食品厂采购部工作的周玉芳来给她干活有点屈才了。

更不要说更高学历、或者是更有本事的人。

施向南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拿定了主意。

再等一天。

给市场一点时间,也让她拿到足够打动家乡人的底气。

到时候让大哥在这儿帮忙看一天,她回家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