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王妃从良王爷请指教 第413节(1 / 4)

加入书签

再者,将来他百年归西,他压不住朝廷百官,到时候只怕是会引来动乱,铁定会有人造反,一旦有人造反,伤害自是不必说,凤歧国百年江山即使没有毁掉,国力也会因此而衰退。那他这个力排众议坚持立他为太子的先帝也会成为历史的罪人,他不想遗臭万年。

所以太子他是当不了的了,但是当不了太子,可以当个王爷,一辈子荣华富贵,衣食无忧其实也挺好。如果他真的一心是为了凤歧国,没有西唐,时间会慢慢证明,到时候那些大臣自然会重新接纳他。至于他的存在,将来的太子会不会在意,他可以留下一道遗旨,保他性命和荣华富贵。

“朝阳……”皇上似乎喟叹了一声,唤道。

凤朝阳浑身微微一震,慢慢的抬起了头,眼睛有些湿润委屈的看着皇上,情难自控的叫唤道:“父皇!儿臣还以为父皇真的不要儿臣了,父皇知道儿臣这些天心里有多难受吗?”说着说着他声音竟然有些哽咽了起来。

皇上本来就有些心软了,听到他这样说,顿时就有些忘记了之前的事,伸手将他拉了起来,“别跪着了,你起来吧。”

凤朝阳有些受宠若惊,“多谢父皇。”

他的心隐隐的浮起了一丝希望,但是这丝希望的喜悦却马上因为皇上的话而冻结了。

“不管发生什么事你都是朕的儿子,即便不再当这个太子,朕也会护你周全,保你性命,让你下半辈子荣华富贵不绝的。其实当太子也没有什么好的,还不如当个王爷来得逍遥自在。”皇上一副劝慰的口吻说道。

凤朝阳面色肉眼可见的一变,眼睛微微瞠大,瞳孔里闪过了一道光芒,然后迅速黯淡了下来。

皇上自然是注意到了他的面色变化,他也理解,他不急不躁的将自己担心的话对他说了一遍,希望他能明白他的苦心。不是他不想将太子之位给他,将凤歧国的江山给他,而是事实不允许他这么做。他是一个父亲,可首先他是一个皇帝!他不能不顾凤歧国的百年江山基业,他不想步上西唐先帝的后尘,被后人唾骂不已。

凤朝阳默默的垂下了头,安静的听着皇上的话,低垂的眼睑遮住了他眼里的阴鸷光芒,暗沉得如同暴风雨前夕的夜空一样。宽大的衣袖遮住了他紧握成拳的双手,不受控制的微微颤抖着,面颊肌肉僵硬紧绷。

借口,借口,都是借口!如果他真的是为了他好就不应该说这样的话,就应该把凤明阳这些人杀死,这样就没有人会反对他继续当太子了不是吗?说什么都是为了他好,说不介意他身上的西唐血脉,哈,都是笑话!不介意的话他怎么会答应废黜太子!

都是虚伪的人!给了他的东西休想拿回去!

“你觉得如何?”皇上说完了问道。

他觉得如何,他还能觉得如何?

“父皇说的儿臣都懂也都明白,父皇不必多说,一切就按照父皇说的去办吧,这都是儿臣的命,儿臣也想明白了,这怪不了谁。”凤朝阳低声说道。

他这态度皇上倒是有些怀疑了起来,“你当真是这样认为的?”

凤朝阳抬起了头,有些讥讽的说道:“父皇,儿臣不这样认为又有什么办法?就像父皇说的,即便父皇力排众议要我继续坐在太子之位上,那些大臣也不会善罢甘休的。父皇能护得了儿臣一时,却护不了儿臣一世,那些大臣还有百姓不能信服儿臣,儿臣就算继续当这个太子也没有用。儿臣总不能把这些人通通都杀了。”

看到他这样子,皇上心里的一丝怀疑倒是消散了不少。看来他并非是真的接受了这些事实,而是被逼无奈,这倒也正常。

“你能明白就好。朕答应你,不管将来谁当太子,都不会威胁到你性命的,若是将来朕年老了,要离开了,朕会留下一道遗旨,让新君无论如何都不能动你,保你一世无忧。”

凤朝阳态度恭敬的低垂着头,拱手道:“儿臣多谢父皇。”

他要的不是一世无忧,他要的是这凤歧国的万里江山,他要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力!

“只是父王,若是八弟当了太子,只怕八弟不会放过儿臣,儿臣之前曾经对八弟做过不好的事,八弟心里一直记着,这次回来本来就是针对儿臣。若是儿臣被废黜,八弟又当上了太子,八弟肯定不会放过儿臣的。”凤朝阳有些担忧的说道。

皇上眉头一皱,想起了这两人的恩怨。然后皇上又想起了凤明阳做的事,他深沉的心机和手段,这让他眸色不由得微微一闪。

“谁会当上太子现在说不准。”

凤朝阳听到皇上这话嘴角微微勾起了一抹嘲讽的笑容,眼神冰冷刺骨。

凤明阳啊凤明阳,你看,就算父皇废黜了本宫的太子之位,这太子之位也未必会轮得到你!你可比本宫要可怜可笑得多了,你做了这么多以为就稳赢本宫了吗?本宫会让你知道什么是命!本宫生来就是要当太子的人,而你,生来就是本宫的垫脚石!

凤朝阳在宫里待了一来个时辰便出宫了,在出宫的时候刚好碰上了进宫来向良妃请安的容王,两人停住了脚步,似乎寒暄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