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主角光环[快穿] 第50节(1 / 3)

加入书签

一个考场里近乎三分之一的人就有过竞赛经验,高中甚至初中都有参加过物竞,但是看这复赛试卷标准的霸道大型压轴大题,他们感受到了简单的决赛难度。

更多的考生拿到卷子是懵逼的,努力冷静下来做题,但随着每道题的运算量越来越大,思维难度越来越难,有种要被出题老师玩死的感觉。

第一道题热学题,思维难度不大但是计算量是比较大,还出现了小量近似,实力若是不够的学生在算到中后期就会容易出现乏力,可以说是个下马威了。

而从第二道题开始,连续三道题思维难度都出现了颠覆常识,让人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气。

第五题,第六题考传感器,光电子模型,相对于比较新颖,但它们都考验建立模型的能力和物理水平。

萧函想了想,建模能力是挺重要的,毕竟大量的物理竞赛题都有建模。就是普通高中生根本接触不到这个层面。

第七题,第八题就是矢量场展开,洛伦兹力和线性回复力作用下粒子运动,让萧函感觉非常眼熟,因为竞赛训练中就有提到过,被评价为‘讲那么难有什么用’、‘反正又不会考的’、‘一向被拿来装逼秀技’。

大概是说的人多了,出题人干脆拿出来秀一把了,你们不是说不会考吗?那我就来考考你。

尽管整张卷子看下来,萧函没有丝毫的紧张,但依旧还是感受到了来自出题人的森森恶意。

审视了一遍题目后,萧函就开始动笔了,仗着有记忆宫殿在,第一道题,萧函做的非常轻松。

第二道虽然计算量比不上前者,但结合了反射系数,微博背景辐射和热传导考察,硬是玩出了大花样,令即便对这三个重要知识点十分熟悉的学生也很容易出错,因为还涉及到了一些微积分。

第三题,第四题也是类似,脑洞出奇,挑战认知。

其他学生心里都快哭了。

时间已经悄然过去了二十分钟,对于之前在预赛不到一个小时就做完整张卷子的萧函来说,也是放慢了速度。

第五题,第六题,对建模能力要求高,需要敏锐的洞察力和结合条件高度分析照片的能力,有记忆宫殿的萧函对这个一点也不犯怵,保持清醒冷静的状态,展开了头脑风暴。

笔也没有停下,在草稿纸上写下一片答案推测过程。

看到开考还没多久,有监考老师就下来走动,

无意间瞄到考题,也是深吸了一口气,今年的物理复赛是这种水准吗?

考场不好说话,怕打扰考生思路,两位监考老师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瞬间秒懂,今年复赛试题难度爆表,快拼的上决赛的水准了。然后两位老师相继对正陷入冥思苦想的考生们露出同情之色。

萧函就显得非常鹤立鸡群了,因为在一片挣扎在超高难度物理题艰苦奋斗,心态处于临崩溃线的考生中,她看起来就是那种解题解的非常轻松愉快,完全没有‘努力奋斗’的样子,只有乐在其中。

这是哪来的天才苗子。

……

休息室,考试时间已经过了一半,但在这一个半小时之内没有一名考生提前交卷走出来,这不同于预赛,做不出来的学生干脆交卷走人,能走到复赛的每一位竞赛生都不容易,在背后付出了诸多的心力和汗水,所以哪怕面对的题目再难,也会坐到最后一刻。

吴老师竟也有些紧张了,程音的实验部分做的那样高水准,要是因为理论部分成绩不够不能进入实验考试,那实在是太可惜了。虽然高三还有机会继续参加物竞,但那毕竟有太多变数。

要吴老师说,程音是他这届带过的竞赛生中起步最晚,训练时间最短,但他又最抱有希望的考生。

其他老师聊起这届物理复赛的试题,“也不知道试题难度什么水准?”

“物协到现在也没透出风声来,应该和往年差不多吧。”

考试已经过了两个小时,考场教室终于有学生出来了,吴老师通过窗外见到是程音,瞪大了眼睛,不知道为什么看到程音提前交卷,他反倒松了口气。他暗自告诉自己,绝不能表现出来,不然程音可能每次都抱着提前交卷的念头,那样太给学生压力了。

吴老师之前就有告诉萧函出了考场后去哪找他,所以萧函很快就顺利找到了休息室。

吴老师一见到她,就赶紧迎上去,“紧不紧张啊,试题难度怎么样?”

萧函想了想道,“还好,比预赛要难。”让她评价难度有点难,只好拿预赛来比较了。

旁边有老师听了嘴角微抽,这回答也是没谁了,复赛难度比预赛高,这是肯定的啊,还用说吗?

这可是天才学霸云集的物理竞赛,有了一个提前交卷的,自然会有陆续的第二个,第三个,除了只顾着和程音说话的吴老师,其他所有老师都信心满满,等着自家学生凯旋归来。

过了十分钟,没有考生出来,

……

过了二十分钟,还是没有考生出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