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2 / 2)

加入书签

没有遭钝器击打形成得伤口。

因为“8·17”案情重大,参与过此案的人几乎都印象深刻,所以即便不翻尸检记录,法医也肯定地给出了回答——没有。

除了眉心的那道枪伤,“戚严”头上没有任何伤口。

然而江寒声清楚地记得,他曾因一时愤怒打伤过戚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佐证,就是他的那块怀表。

戚严见到那块怀表以后,就找到了能折磨得江寒声发疯的方法,且乐此不疲。

当着江寒声的面,戚严衔着怀表上的细链,痴迷地亲吻过怀表里的照片,跟江寒声“商量”怎么杀死那个女孩子,才是最极致的艺术。

那块怀表是戚严此行最大的战利品,是他被警察围追堵截一个月后唯一的宣泄口,所以他一直随身携带。

然而在江寒声亲手击毙戚严以后,姚卫海指挥行动组清理现场,掘地三尺,也没有找到江寒声遗失得怀表。

它不在戚严身上。

准确来说,怀表不在那个被江寒声击毙的人身上。

五份餐盒、消失的伤痕、遗落的怀表,三处疑点都在印证着同一件事——

当初江寒声亲手杀死的人不是戚严,很有可能是他没有见过的“第五人”……

是戚严的孪生兄弟?还是替身?

但无论是什么,他将发生在宁远、金港和海州的连环杀人案定性为模仿作案,就是极大的错误。

江寒声说:“戚严在‘8·17’犯罪组织中有很高的话语权,如果他没有死,今天这次交易一定有他的参与。”

如果敌人仅仅是毒枭,在收网行动中警匪交火在他们预料之内;可对方是戚严,一个犯下“8·17”劫枪大案,专门杀害两名特警向警方示威的亡命之徒。

那么这次究竟是真正的交易,还是戚严故意放出的诱饵,为了引警方上钩,以图报复当年的一枪之仇?

一时间连谭史明也不能确定了。

时间是晚七点十分,距离交易时间还有二十分钟。

谭史明面色一沉,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与权衡。

他先是联络了盯梢的警员,问:“贺武出发了没有?”

对方回答:“没有,他还在瑞祥大酒店吃饭。”

谭史明越想越不妙,握紧手机,起身推门而出。

周瑾就在门外等候,跟了几步,喊道:“师父,这次行动是不是关系到‘8·17’……”

谭史明回身一推,让她站住,没说一句话,转身走向临时指挥中心。

周瑾如同迎头被浇了一桶冷水,愣在原地。

就像五年前一样,什么人都有资格进到专案组,只有她被排除在外,除了眼睁睁看着,什么也做不了。

整个收网行动,除了相关人员,专案组没有走漏半点风声。

江寒声在确认第五个人存在以后,立即去找姚卫海汇报情况,找不到人,方才从谭史明口中问出了这次行动。

而姚卫海早已经亲自带队前往金港码头了。

临时指挥中心。

谭史明令技术员调好频道,迅速联系上姚卫海。

姚卫海刚刚回应了一句话,声音就被淹没在一阵嘈乱刺耳的杂音之下。

谭史明大惊:“怎么回事?”

技术员紧急排查原因,明显有些慌乱,道:“信号被切断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