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章 在我的攻势下拿下容祁(2 / 3)

加入书签

位婶子你是……”

“我是你大伯母啊!”

“哦,原来是那边的人啊~”

苏慕瑶意味深长地落了话,搞得想套近乎的妇人有些尴尬。

苏慕瑶知道自家阿爷阿奶还健在,自己的父亲嗜赌如命险些把阿奶阿爷的积蓄败光,为了避免再次被连累,很多年前父亲就被迫分家了。

阿爷阿奶也是个狠人,啥也没留给阿爹,就让阿爹来岳父家趁吃趁喝。

可以说阿爷阿奶那边的人早就断了联系。

妇人见苏慕瑶冷冰冰的,干笑两声不嫌尴尬地继续打听:“慕瑶侄女,你这做什么生意啊?我瞧你生意怪好的。刚排了不少人呢~”

“小本经营,不值一提。大伯母,我得回去了!就不能跟你唠嗑了。家里阿弟要上私塾还等着我做饭,先走一步。”

苏慕瑶笑得很浅,冷冷淡淡地婉拒,然后越过了妇人走向容祁。

妇人见男人推车,苏慕瑶跟在一旁,微微皱眉。

须臾之后,妇人悄悄跟了上去。

苏慕瑶和容祁回到了铺子,苏慕青已经做了午饭。

今日份午饭又是方便面。

出门在外不比家里,三人简单地对付了下午饭,开始忙碌宣传纸的事。

一人画图,两人写字,效率还是蛮高的。

再说跟着苏慕瑶一路的妇人,得知苏慕瑶在镇子上买了铺子,当即就从镇子上赶回了家。

苏家村离镇子不远,路程大约一盏茶的功夫。

这苏家村只住了三十口人,住在这里的人虽不富贵但也不穷,算得上是温饱家庭。

至少穷人家只有过年才能吃上肉,在苏家村住的住户半月或是一月就有一次肉吃。

妇人一路碰上熟人,认识的人都喊她柳庆嫂。

柳庆嫂回到了苏家,苏家的人已经开饭,除了老二苏二强被分出去,老大老三都还没分家,当家做主的还是苏老婆子。

进门后午饭已经吃了一大半,盆盆都光盘子。

柳庆嫂也不闹,赶忙坐下,她边倒水边对苏婆子道:“娘,你猜我去镇子上碰上了谁?”

苏婆子平日里跟大媳妇说得来,毕竟大儿媳会说话还会哄人拍马屁。

人到暮年谁不喜欢听好听话,故而苏婆子心偏大媳妇。

“遇上了谁?瞧把你乐的。”

柳庆嫂笑说:“娘,我这不是为二弟高兴嘛~二弟别的本事没有,可生的孩子个个出挑能干。娘,你怕不知道吧?二弟的闺女慕瑶可有出息了,小小年纪在镇子里摆摊做生意,生意好到挤不进去,队伍排的老长。这一天进账没有个二三百文也有四五百。”

苏老太听后皱了皱眉,与老伴苏老头对视。

两人都不太了解老二家的情况,毕竟老二已经被分出去了。

他们烧香拜佛为的就是别跟老二有丝丝牵扯。

老三媳妇是个好吃懒做的婆娘,一天到晚就知道找各种借口逃脱干活。

她用一根稻草挑着牙,嗤笑说:“老二家的?大嫂莫不是花了眼?前几年我可听说了老二把他岳父的家产给败光了,那可是清泉村有百亩地的地主老爷,全被老二给败了,还把地主岳父死人了。”

“我还能看花了眼?老二虽然混账,可他几个孩子可没遗传他。慕瑶在镇子上做生意,慕青在镇子上私塾。慕瑶还在镇子上买了铺子,虽然地方有些偏,没什么人,可好歹是一间铺子。”

柳庆嫂可不敢说大话,有一说一,有二说话。

事实就是苏家老二的闺女出息了,在镇子上买了铺子做起了生意。

苏老太闻言,诧异道:“老二那闺女算算岁数才十五吧?还有这能耐?”

“娘啊!我还能说假话?你要不信可以去镇子上瞧瞧啊!上镇子也就一盏茶的功夫,累不着人。”

苏家的娘们叽叽喳喳讨论,苏家的男人屁都不放。

苏老大心里暗暗地想:老二到现在都还在衙门的牢房里没出来,没个男人顶事,女人还能翻上天?

苏老三心里不屑地想:他都没能上镇子上的私塾上课,三月交一次束脩,每次二两银子,谁家有这条件?

苏老头暗暗地想:老二家的闺女这么有出息?他大孙女绣花贴补家用,小孙女编竹筐贴补家里,老二闺女是不是也该出钱来孝敬孝敬他。

苏老太见大媳妇说得有模有样,暗暗下了决定,明日一早上去镇子瞧瞧。

要真有这本事,这孙女她得要回来。

怎么也不能便宜了吴家,毕竟姓苏。

“行了,明日我就随你去看看。要真有这么一回事,我得去一趟清泉村,问问吴氏这窝囊娘,怎么好让自家女儿抛头露面,这以后还怎么议亲嫁人。”

“行,娘明日尽管随我去,生意真的很好。”

当晚夜里,苏慕瑶累得筋疲力尽地趴在了桌上,她非常困顿,迷迷糊糊间感觉身边有人。

她只感觉脸上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