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五章(1 / 2)

加入书签

自从那日皇上宠幸过连修仪之后,便没再去过,只是召见少书吏的次数多了起来。

长于云炽坐在御台前轻叹了口气。连君清的坐席在几米远处,正认真撰写今日皇上交给他的任务。

“少书吏。你看看这份吏部尚书呈上来的奏章。”长于云炽道。

“是。”连君清听见皇上唤他的名字,走进跟前接过,仔细审阅。

“有何想法?”长于云炽问道。

少书吏本来是记录朝中言论的人,职位低微,不可议政。连君清也只是在私下间偶尔得到皇上允许,才可对朝堂之事言论一二。

“这份人事提案,粗略看来并无异处。只是卑职认为,人才甄选,不能循守旧例,应广纳士夫,分级选拔。”

长于云炽面色不改点了点头,“嗯,所言有理。”

连君清没有退下,在原地犹豫了半晌。

今日皇上在殿上力赞工部兴修水利。虽然此前他已提过见意,皇上未采纳。他也并非自恃己见之人,可就国情分析他还是认为此决策劳民伤财。

他拱手请求道:“皇上,今日所提修渠之事,卑职斗胆一问。”

长于云炽嘴角抬起,“讲。”

“卑职以为,兴修水利还需慎重,其投入硕金,涉及甚广,不防蝼蚁私心,恐毁之筑基。”连君清道。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利民之事,虽毫末必兴。少书吏可知否?”长于云炽道。

百姓为本连君清自然知晓,可是考虑整个朝廷官员的形势来说,他还是不能认同皇上的决议。

长于云炽轻笑道:“连少书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而朕要的是这民心。至于假公济私者,自是执掌者监察之事。”

皇上的意思是,要顺应民心,至于治理之事还需官员监察,连君清似乎能理解皇上的意思了。

“是,卑职眀了。”

长于云炽见连君清面无表情正要退下,叫住他道:“今日朝堂兴修水利之事,利众之所利,非议声寥寥,你当如何?”

连君清思索半刻,道:“若心不明,则言行虚。为官者但求无愧于民,无愧于心。”

“好。”长于云炽赞赏道,“少书吏所言非虚,如今朝前空虚,进言甚弱。若是你,可愿为朕献策,安邦社稷?”

连君清叩拜道:“愿为皇上分忧。”

“好,朕封你为常事御史,官从五品,明日起便可参政议事,望卿克尽职守,忠君为民。”长于云炽道。

能朝前参政连君清便已志得意满,未曾想连后宫之位也得以晋升。

他已盯着牌匾上的“谨雅殿”许久,冷淡的脸色并无异样,让人看不出想法。

长于云炽掩唇轻咳,道:“朕文辞浅薄,连才子莫怪。”

“为何?”连君清疑惑道。

后位与官职向来都是互不相连的,即一方的升迁并不影响另一方。皇上给了他同时晋位,可他并不清楚自己做了什么能得如此恩宠。

“既升为侍君,这不是应该的吗?”长于云炽回道。她先一步走进殿中,这里已经提前让人打理过。

院中青石铺路一分为二,一面是亭台流水,翠竹相映;一面是梅枝疏影,石台平院。恬然雅致,倒有几分闲庭看花之感。

挑选宫殿的时候,长于云炽听说这里有两株桃花,便定了这处。只是差人把桃花换成了梅花。

“喜欢吗?”长于云炽问。

连君清清冷的眼神望着雅致的庭院,听见皇上的话才回过神来。

长于云炽又补充道:“此处确实不如其他宫殿富丽大气,若你不喜欢我们换别处。”

“不,臣……臣妾喜欢。”连君清道,冷淡的神色间若有似无带着一丝柔和之意。

长于云炽这才放心地带着连君清地往里走去,到处转了一圈。东西倒是都已准备齐全,可以随时住下。

长于云炽坐在软塌上,“朕记得你入宫仅带了两三人,明日朕再派些宫人给你吧,院子大,需打理。”

连君清鞠躬道:“谢皇上。皇上为君清做了这么多,君清受之有愧。”

“那你可要在朝中多多支持朕才行。”长于云炽玩笑道。

她朝连君清勾了勾手指,连君清走近。她抬了抬下巴,神色自若地睨着他。

连君清楞了半刻,反应过来后,下意识左右看了看,才缓缓凑上前,如蜻蜓点水般在长于云炽唇上轻点一吻。

长于云炽满意笑道:“连侍君甚达朕意。”

青雀见状,默默带着随行的宫人退出。

房内亲昵黏腻的水声渐渐响起,长于云炽与连君清彼此唇舌追逐,密不可分。

连君清虽经验少,但学得快。含住迎来的小舌,转而又深入口中轻扫连长于云炽嘴角清甜的涎液也吮进口中。长长的一吻直到喘不上气才不舍离开。

“皇上为何待君清如此……”连君清修长的手指拂过皇上额边的青丝,沉迷道:“……那么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