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自周瑞崛起以来,他一直是比较自由的。
这是他最初刚刚拿出“四象技术”的时候,就强调过的。
组织上在磨合了许多次后,也是达到了一种默契。
毕竟二十一世纪了,已经不是曾经那个,科学家拉到戈壁滩上闭关的年代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否则也不利于科学发展,会搞的人才很反感。
元老也没见身边有人荷枪实弹守着,或者围着一群特工,五步之内生人就先踹一顿。
这是国内,又不是金三角。
诚然,也有庄教授的惨剧,但这个社会不是这么运转的。
科学家也得约会生子走亲戚,送孩子上学家长会,进学校给清澈的大学生讲课,路边买包烟和店老板侃两句。
周总在自己的祖国生活,还要搞得这么紧张么?
但出门就不一样!
必须有人荷枪实弹守着!三步之内有生人靠近,先踹两脚再问!
车子必须只坐自家的,厨房必须监视下烹饪,同寝人员必须先体检,紧急情况直接清空弹夹!
甚至会路过的每一条线路,都得有人提前踩点!
周瑞预见到了组织上会很认真应对,笑了笑说道:“我当然理解,不然也不会打这个电话。”
匡学军松了一口气,有时候“保护”和“控制”只有一线之隔,做不好了很容易遭人反感,伤了知识分子的心,还好周总通情达理。
之后就和周瑞商议起了具体安排。
一般来说,重要人士出国,如果是出于安全考虑,有两个思路。
要么大张旗鼓,摆明车马,震慑宵小。
要么暗中抵达,不露踪迹,再快速离开。
前者可以拥有顶级的保护,对周瑞来说,哪怕配100人的团队都不嫌多,方方面面都能照顾到。
后者更隐蔽,但人也带不多,身边七八个贴身人员撑死了,复杂的安保措施做不了,全靠一个“暗”,而且要快,拖时间久了被发现,反而危险。
你都偷偷摸摸的出来了,我不试试偷偷摸摸的干掉么?
周瑞想了想,说道:“如果两边安全系数一致的话,是不是‘明’着来,效果会好一些……也能增进影响力。”
匡学军笑了笑:“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这样更稳妥一些。”
在硬实力有底气的情况下,越是摆明车马,反而越安全……
“那回头,我可就公开这个行程喽?”
“周总放心,那边我会吩咐妥当的,提前做好一切准备,不过建议您将行程放在半个月后。”
这半个月时间,琉球那边会经过的每一条路,住的每一处地方,会见的每一个人,都会查的明明白白的。
一定让周总玩好!
第二天一早,周瑞就让甘媛,以“委员会”的正式渠道,回复了琉球方面。
表示自己将会在20日后,抵达带队抵达琉球,考察火箭发射基地选址事宜。
对了,带的队会比较大,人会比较多,让那边有个心理准备。
之后的两天,周瑞往返于沪上和太沧,将不少杂事都落实了。
首先就是宿舍,王涛他们找了一个距离“万户基地”只有一公里多的楼。
四层三单元,一层四户,原本是隔壁一个工厂盖的员工宿舍,不过工厂骗了补贴就跑了,楼就一直杵在这,被开发区管委会管着。
也没管,放着。
可能当时为了做样子骗补贴,楼居然盖得还不错,带阳台带院子,像是普通低层小区楼,多过像是工厂宿舍。
管委会卖不了,因为官司还在扯皮,但租出去收回一点成本倒是可以。
周瑞听了一下大概情况,也没过去看,直接就批准了,作为临时宿舍挺好的,以后可以盖自己的。
另一个就是“万户基地”的交接手续在不断完善,这里以后就姓周了,周瑞亲自规划了未开发面积的大致划分,并且联系了施工方。
考虑到一致性原则,委托航天局找来了之前的承建方,也是中字头企业。
最后则是人员问题,“万户基地”这么靠他们几个肯定是玩不转的,哪怕单春元他们来了还是不够。
周瑞在“开明智能”内部开了个口子,设置了一些岗位,有意的可以主动报名,反响踊跃。
因为会给远距离工作补贴,每月3000块。
只能说这个老板实在太好了,补贴都快赶上外面底薪了。
第一批空缺很快满员,之后航天局还会选拔一批,这样“太一天工”和“万户基地”的原始班底就出来了。
又过了两天,第一批从西昌基地运来的设备抵达,周瑞带队卸货、布置。
然后再也没出来过……
不知道在里面搞什么东西……
……
琉球,纳霸市,琉球知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