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體

第551章 他不是没想过(5 / 71)

绣的,路边摆着许多双面绣扇子,更有卖套樱桃、地栗团、山查糖的……应有尽有,都是他先前在京城没看见过的玩意儿。

这些天,谢凌路过了许多集市。

他不是没想过给她寄去些土产。

但不知为何,每次他都收回了踏出去的那一步。

这时,谢凌走到了卖绒花簪子的货娘面前。

货娘抬头,便见一芝兰玉树的男子走到了自己的摊位前,他垂眼盯着自己篮子上的发簪,也不说话。

货娘笑了笑:“公子可是要给妻子挑选一支称头的发簪?”

谢凌身影微僵。

就在他扭头便要走时。

货娘脸上便露出了慈祥亲切的笑容,忙道:“这是前儿个刚从苏州捎来的时新样儿,这枝蝶停牡丹的发簪最是衬人,您再看瞅一眼,这上面细得跟真花瓣似的。”

“瞧公子样貌不似江南人,若公子在这里面挑支发簪捎回去,定能让令夫人满意。”

苍山提着紫砂壶过来,便见大公子在这驻足了片刻,却又走了。

货娘手中拿着那只簪子,显得有些无措。

苍山又过来,看了她手里拿着的发簪,便道:“这个给我包起来吧。”

“好嘞。”

苍山在这等着。

转过头向适才离去的男人望去。

男人已经走到了人流如织的街心,也不知货娘适才跟主子说了什么,他的背影竟显得有些落荒而逃。

他鲜少见公子这样。

b

“乡亲父老们,我乃陛下派下来的京官,若汪公子是被人栽赃陷害的,一定严查真凶,叫这朗朗乾坤不容半点冤屈!还个公道!”

汪格非适才站出来的时候,许多人都闭上了嘴,抱孩子的妇人下意识退到牛车后,连顽童都被母亲死死捂住嘴。

汪格非是地头蛇,这些年欺压百姓,强占土地的事人尽皆知,他们都不敢招惹汪家。

但向鼎臣此刻站出来,一脸清官形象,又搬出了皇帝,加之前面积攒起来的怒火,一时百姓们又声讨着汪敛光起来。

汪格非脸色变来变去。

他刚想命人平息,将这些闹事的百姓都拖下去时。

向鼎臣却转头对他道:“汪大人,令郎涉嫌命案,我们还是将令郎先带到公堂吧,免得妨碍了三法司的公务。”

汪格非忍着盛怒,牵了牵嘴角:“……那是自然。”

向鼎臣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便带着谢凌离开了。

眼见谢凌那袭月白长衫消失在了街道。

汪格非气得五指深深掐进袖中蟒纹锦缎。

他突然掀翻临街的茶桌,“竖子敢尔!”

户部右侍郎向鼎臣今日才抵达的南京,谢凌便给上司接风洗尘,便请他到醉仙楼。

南京十六楼,醉仙楼便是其中之一。

醉仙楼位于关中街南,高基重檐,栋宇宏敞,许多墨客曾在这里写下很多著名诗篇,推开窗便能见四方往来的商贾和百姓。

向鼎臣原是刑部一名不起眼的主事,每日做着些核对卷宗的活,他为人中正,破过许多奇案,加之能力突出,眼光尖锐,后来被皇帝调到了户部右侍郎的位置。

向鼎臣与谢凌都是明帝跟前当红的人。

向鼎臣乃寒门出身,不畏惧权贵,那些官员背地里啐他茅坑里的顽石,又臭又硬,而正是这样的人,极得明帝的信重。

至于昨夜,便是他们一起给汪格非设好的局。

向鼎臣见谢凌行事利落周全,席间推杯换盏时又颇具豪情,不觉抚掌笑道:“此番回府,必当即刻修书弹劾汪格非。”

“汪格非的独子横行祸害多年,强抢民女、草菅人命的桩桩恶事早该清算。此番借着这泼天罪行,既要教他汪氏嫡子永无翻身之日,更要顺藤摸瓜扳倒汪格非。”

“你这事办得不错,我会在信上向陛下美你几句。”

谢凌向他敬了一杯,“不敢,全都是向大人的功劳。”

须臾两人话题渐转,向鼎臣夹起一块烧鹅,“这醉仙楼的烧鹅,倒是不错。”

冬天里两人喝酒暖身后,便又谈及了江南的气候和风俗。

向鼎臣拢了拢衣,望着窗外河面上慢悠悠划过的乌篷船,“此地这阴寒湿冷,确实比北地的朔风更磨人。”

“这苏州的冬酿酒,也回味绵长,来,我们继续干了!”

谢凌笑而不语。

两人继续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