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圈入圈出(娱乐圈) 第44节(1 / 2)

加入书签

回忆

随着气温一天天的变凉,夏末初秋的时候,影迷们终于等到了《半成年》的上映。

虽然一早就被业内冠以了“粉丝电影”的名号,但初上映就取得的好成绩也足以回给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首映当晚,和弦在电影院与前来观影的观众们一道看完了全片。

影片结束的时候,她揉了揉眼睛,硬是把眼眶里的泪水给强自抹了开去。

虽然早早就知道故事的结局,但现下这样系统连贯地看完全片,不免还是有所震撼。

祁嘉木一反常态,在影片中采用了黑白与彩色两种画面,回忆片段用彩色画面呈现,现实片段却用黑白画面表现,而这样强烈的对比更是将冰冷的现实与美好的回忆以全貌展现在观众面前,反差之下又平添了一分惋惜。

和弦不由地对这个平日看起来玩世不恭的人刮目相看,虽说还不至于到献上膝盖的程度,但至少往后是不能再小看这个人了。

《半成年》上映后,在同期影片中大展“领头羊”的架势,两日票房过亿,并且蝉联了多期票房冠军。

可是,伴随着鲜花与掌声而至的,必然就有批评与质疑。

因着是近期话题度比较高的作品,自然那些所谓的业内专业人士都把目光聚焦到了它身上,从导演到客串,几乎无一幸免地被挨个拎出来,一一给予评价。

而对于那些不好的评价,和弦也只能一笑置之,在她看来,说到底还是那句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无可厚非的是,《半成年》终归还是火了。

同样的,之前综艺累积下来的人气再经过电影的推动,和弦的话题度也在不断攀升。

古人有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话现下在和弦眼里可是再正确不过了。

她的迅速走红,竟带动着早年接拍的那些不入流电视剧也有了出头之日,即便当时只是以剧中女n号的身份出场,但电视台在宣传的时候,却一点不脸红地把她的名字安在了主角一栏。

过往历史被越刨越深,不过多时,让和弦最为担心的事情也如约而至。

起初只是有一位电影博主将《入阵曲》中的一个片段po到了微博上,再后来|经由各大网站的转载,这事也就越发沸沸扬扬了起来。

毕竟完全被清空参演信息的例子实属罕见,而且在电影如此大热的情况下,还能一丝痕迹不留,这难免会引发吃瓜群众强烈的好奇心。

于是,各种各样的猜测也顺势冒了出来。

有说因为得罪了大人物而被删的,也有说因为拒绝潜规则而遭受冷板凳的……反正众说纷纭,无凭无据。

直至一天,某论坛上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爆料。

爆料中未指名道姓,只是生动形象地讲述了某女明星早年被剧组删除参演戏份信息的全过程,但对于真正原因却是含糊其辞,只说是因为在剧组犯了事儿,但又无法删除戏份才会出此下策,意在警告该女星不可再犯。

这样一来,关于此事的非议就更甚了,大伙儿纷纷脑洞大开地假想该女星所犯为何事,但因为几年前的信息还不如现在发达、透明,所以即便回转过去查找新闻、爆料,也还是没能得出一个有理有据的答案。

和弦每天关注这些言论,看得脑袋都快爆炸了,几乎恨不得站出去把事情原委说个明白。

“别太把这事放心上。”言歌见状劝解道,“现在很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故事操纵这事,你急了,不就正中对方下怀了?”

“我知道。”和弦轻叹口气,接着说道,“她就想把我逼得进退两难,我要是正面回应这件事,她可以马上引导水军说我故意炒作;我不回应,这个锅就背定了。”

“她?”

“你明明知道是谁,还问我?”

言歌低头轻笑,顺便伸手捏了捏她的脸,“我以为你不知道。”

和弦没好气地掸开他的手,接着伸手去够茶几上的鼠标,“你知道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想什么吗?”

她说着,晃动鼠标点开了一个文件夹,里面一张张全是曾经与吴清瞳的合照。

“你在想当年那事和吴清瞳有没有关系。”言歌轻描淡写地回答道。

和弦扭头,嘴角浮出了一个微笑,随即点头应声,“事情发生那天,她正好去剧组找我。而且……那之前我看见她进了化妆间。”

“我怀疑她是因为她给了你我的号码。”言歌捻着手指说道。

“嗯?”和弦稍有怔忡,有些不大能明白他的意思。

“那个时候我才刚确定要出演《长天》,连半个圈内人都算不上,吴清瞳她没道理就知道我的电话号码。同样我也不相信这世上有这么凑巧的事,她胡乱一说就能说得这么刚刚好。”

“所以你的意思是,吴清瞳必然是从哪里知道了一个她自认为不会穿帮的号码,然后把它当做孟孜文的号码给了我?”和弦双手交握着挡在嘴前,开始细细回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