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1 胆小的人更想好好的活(1 / 2)

加入书签

高辙在镇国公府多喝了几杯酒,回来便还是留宿在了书房。第二日醒来,便瞧见绿锦已经起身,正给他整理书架上的书。

晨光透过来,照的她十分温柔。

高辙撑着头看了一会儿,这才起身。

绿锦听到他的动静,转过身来,伺候了高辙起身,替他抚平了肩头,柔声问道,“夫君今日有什么安排?”

高辙道,“好不容易考试结束了,松了一口气。这几日几个好友约着一块出去游湖赏景去。过两日他们就都回乡了。因没考好,下次再来了。”

绿锦道,“夫君一定能高中。”

高辙一笑。

绿锦又道,“夫君好好玩,玩的尽兴些。”

抬眼看他时,眉目十分温柔。

高辙看着她,抚着她的脸道,“晚上回来给你带些好吃的来。”

“谢夫君。”

洗漱结束,又用了些早饭,高辙便出去了。

绿锦看着他走远,觉得十分幸福。如此简简单单的夫妻生活,也是极好的。

绿锦转身,却瞧见宋玫身边的刘妈妈来了。

绿锦只觉得不太好。

因刘妈妈是宋玫身边的人,已经算是下人中的上等人。进了屋,绿锦请了刘妈妈坐下,这才问道,“刘妈妈来找我是母亲有什么吩咐吗?”

刘妈妈道,“夫人念你已经伺候世子快一月,特意过来赐药。”

绿锦懵了一下。

刘妈妈道,“上有世子夫人,还有少夫人,你无论如何也不能怀上头一个孩子。为了府上的和谐,夫人特意赐了药。”

绿锦不由得后退了一步。

刘妈妈道,“你且放心,待他们有了孩子,薛娘子也可以有自己的孩子了。到底嫡庶尊卑,薛娘子这等出身的人应该更明白才是。”

刘妈妈的眼中有着一眼就能看到的凉意,惊得绿锦呼吸都急促了。

刘妈妈命人将一碗汤药搁到了桌子上,道,“薛娘子请用吧。我也好向夫人交代。”

绿锦看了一眼那碗汤药,把头上的一支缠了金线的簪子拔了下来,塞到了刘妈妈手里,道,“这是二公子送给我的新婚礼,值些银子的,刘妈妈收下。”

刘妈妈忙推开。

绿锦又塞了回去,道,“我不是不听母亲的话,只方才刚用了早饭,贪嘴多吃了两个糍粑,腻的很。此时这汤药喝不下去,我只是想晚些时候再喝。麻烦刘妈妈通融一下。”

刘妈妈看她一眼,却默默的将那簪子收了回去,道,“我看薛娘子也不像是那种不懂事的人。那我就信薛娘子一回。薛娘子好好孝敬夫人,听夫人的话,这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多谢刘妈妈教诲。”

刘妈妈道,“那行吧,我便回复夫人,说薛娘子已经听话的喝下了。”

“多谢刘妈妈。日后我这里得了什么好东西,定不会忘了刘妈妈的。”

刘妈妈此人不苟言笑,只微微颔首,便带着人走了。

看到刘妈妈沿着九曲回廊走得远了,绿锦才松了一口气。

她看了一眼那碗避子汤,若有所思起来。

赶在半个多月的时候,才想着来喝这个东西,便是怀上了,也没了。果真是用心歹毒。

绿锦知道刘妈妈那话只能信一半。因陆菀在她之前有孩子还是之后,宋玫并不在意。她在意的是,二房这边的人,决不能在陆绯之前有孩子,便是她这个小妾也不行。

若是换做以前,绿锦就会对宋玫百依百顺。因她还要仰仗着她而活。有了宋玫和高辙,她一时半会儿没孩子,也不是多么糟糕的事情。

可上次发烧的事情,绿锦吸取到了教训。

当她有难的时候,宋玫根本不会管她。

所以,她为什么要让宋玫顺心呢?她就该完完全全的为自己考虑。如果她怀了高辙的孩子,不仅是高辙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整个定国公府的长子长孙。那她就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打定了主意,绿锦端起那碗避子汤,走到窗边,往外倾倒下去。浓黑的避子汤落入水中,渲染了片刻,很快就被吞噬消散了。

绿锦转过身,将那志得意满掩在眼睛里,又开始去收拾高辙的东西。她要对高辙好,极尽温柔,这样高辙会不舍,不忍心将她推开。

拿了换下来的衣裳,她唤了几声香儿,却不见香儿回应,想着不知道是去哪儿了。便先将衣服搁下了。

芸儿被赶出了定国公府,因这边书房要撤了,迟早要搬进新院子,所以便暂时没添人。

上院里,宋玫正给自己的一盆金盏菊浇水。因入了秋,这花开了,院子里增添了许多色彩。

宋玫素来爱菊。

“以前知道你喜欢,便也爱上了。谁知道,你却看上的是别人,到底不如我长情。”宋玫呢喃自语,浇了一些水,又看了看花叶,想着修剪一下。

正在此时,有人进了院子。

刘妈妈在身后道,“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