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节(1 / 3)

加入书签

“别紧张,很少有人一次感应就能成功,”谢知棠话音刚落,却见少女的额发被风扬起,她的眉心之处闪着淡金色的光芒。

风起云涌,天地间的元炁正源源不断地向她身上汇拢。

只是,不过一瞬息,光芒很快黯淡。

任旁人看了,都要可惜,元炁虽然大量涌聚,却无法被吸收,便又在刹那之间消散,回归天地。

只有青泷知道,元炁并未消散,而是被体内的御魂丹夺取了。

她踟蹰着要不要睁开眼睛。

却听见师兄笑了笑,说:“还不错。”

作者有话说:

天有风雨,人以宫室蔽之;地有山川,人以舟车通之;是人能补天地之阙也,故不敢不有所为;人有性理,天以五常赋之;人有形质,地以六谷养之。是天地且厚人之生也,切不可自薄。——《围炉夜话》

谢谢友友浇灌的营养液!

谢知棠随手折了根长草,编了条小鱼递给青泷:“能感应元炁,虽然引炁不太熟练,还不错。”

能将小草两三下变成鱼,师兄真是个不可思议的人。

青泷想学的东西又多了一项。

她摸了摸小鱼的尾巴,心里想着“还不错”?

她想起从前在庭院中练炁习剑,秦曜偶尔会经过,他明明连正眼都没有看她,却会冷冷地丢下一句“还不够。”

于是,她从金乌初升不停练到玉兔清辉,然后收剑为殿下守夜。

于是青泷非常真诚地告诉师兄:“只有很少的元炁能进入我的灵海。”

这也算……还不错吗?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谢知棠却安慰她道,“纵是参天之木,最开始也是很小的种子,慢慢地吸收雨露,扎稳根基。”

他手中转着另一根长草,像是还没想好要编织成什么,又或者只是漫不经心地转着。他继续向青泷讲道:“元炁可化四种攻击实物,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这也是你们低年级的基础课。”

再往上学,动用元炁化物,会出现影袭,其中又分震龙,巽鸡,坎豕,离雉。

继续往上,便是百家之术,精彩纷呈,千变万化,各有不同。

风将谢知棠的发带高高扬起,他伸出手,掌心里不知道何时多了只青绿色的“草鸟”,他注入元炁,目送着鸟儿飞走飞远。

清脆的展翅声如涟漪泛起在青泷心中。

她侧过脸,问:“师兄,你……你为什么教我这么多?”

谢知棠也侧过脸去,细致的眉眼懒懒的。

月光在两个人的发丝上,衣衫上无声地流淌着。

他没有说话,捡起树枝,在师尊名字的下面,自己的名字旁边,写下“泷”。

这就是答案。

谢知棠想,师妹虽然暂时没有元炁,修炼速度很慢很慢,看起来也不会舞刀弄剑,但她安静乖巧,学习认真,是个很好的师妹。

青泷想,重生之后很好。她很喜欢农家,很喜欢师尊和师兄。

过往的一切都已过去,无论是过往的旧人还是旧物,她都不想要。

但问情剑不一样,她得把问情剑拿回来。

听说,只要通过兵家的剑术课,就可以去剑林挑一把剑。

——

新弟子选课是圣贤院的一次大事,特别是兵家的剑术课向来最是热闹非凡。其他诸家的课程多数是选了就能学,兵家剑术课需得先过剑试。

剑试是在兵家擂台上公开举行,总是能吸引大半个学院的人前来围观。来认识今年有哪些厉害的新弟子,或是又有哪些倒霉鬼被司空曌打了一顿。若是不来看,那学院接下来半个月的话题都可能插不进嘴。

“今年剑试可算是选了个好日子。”

兵家擂台上,陆掌使望了一眼万里晴空,慢慢喝了口茶。犹记得去年剑试下了雨,他提议用元炁临时搭个雨幕,却被傅教习狠狠批评了一顿。

傅教习年过八十,依然精神奕奕,每年剑试都要亲自主持。他眼角眯起来,数不清的皱纹如绷紧的弓弦,令人望而生畏。

“搭什么雨幕?规矩上写的是露天就是露天,不可随意更改。”他那时威严的模样叫陆掌使一回忆起来就胆颤心惊。傅老头是出了名的认死理、认规矩,一点变动不得。

陆掌使没再想,放下茶杯开始整理案桌,准备厚厚一沓签到表。自从三年前圣者江瑜把问情剑带回来之后,报名剑术课的人越来越多。

他在圣贤院待了十几年,对外面的人事没什么兴趣,但对问情剑却也是耳熟能详。

传闻中,这是一把极清冷孤淡的凶剑,从前的名字叫做“无情剑”。初次露面是在两百年前,握在一位青衣女子的手中。女子戴着面具看不见模样,人们只知道她的名字,叫做“青泷”。

两百年里,这女子始终跟随在阴阳家的门下,斩妖除魔,杀伐四方。过强的实力与戾气使她手上的这把剑一跃成为“天下第一剑”。但哪有人能保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