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节(1 / 2)

加入书签

曲谱以极古老的文字标注着五阶,下面小字标注着指法、弦序和音位。

回到舍馆,秦曜靠在窗前,全神贯注地用指尖一字字抚过。

这般不寻常引起了王修的注意,他问:“这曲子有何问题?”

秦曜淡淡道:“她很喜欢。”

不用问,王修也知道他口中的“她”是谁。

王修忍了忍,说:“她不在。”

秦曜向来倨傲的语气中难得出现一丝喜悦和自信:“我回宫带给她。”

青泷已经死了。王修想。

可是没有人敢在太子殿下面前说出这句话。在皇宫的时候,秦曜说“青泷出去别的地方执行命令”;现在在圣贤院,他又说“青泷留在皇宫没有跟来。”

没有人敢扯破这张自欺欺人的谎言。可是王修讨厌这样虚伪的秦曜。

明明是你,亲自下令杀了青泷。

王修冷冷地说:“她不识字。”

空气有一瞬间的寂静。

然后秦曜冷峻的脸上突然浮现一丝惨淡的笑容,他把曲谱一页一页地撕下来,一边撕一边喃喃道:“没关系,我可以教她,我会教她识字,教她识曲,教她弹琴。她很喜欢,她一定会很喜欢。等办完事情我就回去,她一定等得着急了……”

秦曜的疯病又开始发作了。

王修沉默着取出一张琴,修长的手指勾着,琴声缓缓流泻。

他轻声顾自念道:“渐吹尽、枝头香絮,是处人家,绿深门户。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

极乐的幻境里,王修仿佛又回到多年前的乐家坊前。

茂盛的青翠高树下,青泷站在秦曜的身后,而他站在青泷的身后。

他看着她被秦曜不耐烦地呵斥后,不再表现出对乐曲明显的兴趣,手指却悄悄地在空气中虚敲着,她敲得很慢,很多节奏也对不上,可她仍然不厌其烦,笨拙地想留住这首好听的曲子。

她的手指绝对称不上好看,甚至有些可怖。旧的剑伤刚刚结了灰褐色的痂,新的伤口又露出粉色的骨肉来。

可是每一下,每一下,都敲打在这位相府公子的心头。

琴声与纸张撕扯的声音混合在一起。

周祉君放下打算敲门的手。脑海中莫名闪过今日在海面上看到的那个背影。

这让她有些不安。

——

日渐落于西山,名家学堂还在喋喋不休地打着辩论,诸如“卵有毛”、“鸡三足”、“犬可以为羊”等等。

长桑权在文试辩论环节落了下风,但在武试中以中阶天境力压众人,看得台下的长桑灼一个劲地拍手叫好。待到他坐回席后,旁边祝靳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喂,大个子,那个是你妹妹?”

长桑权目不斜视,看起来并不想理他。

“白马非马,你的妹妹真的是你的妹妹?”祝靳倒不恼,继续没皮没脸地笑道:“我看你们俩长得也不像啊……”

长桑权转过头来,面色冷冷地打断他:“你什么意思?”

“没,没别的意思,”祝靳竖起手,“我的意思是你的妹妹不只是你的妹妹,以后就是大家的妹妹嘛。”

长桑权道:“我的妹妹就是我的妹妹。”

祝靳耸了耸肩膀放弃搭讪,眼睛又飘往别处。

圣女要他留意能人才干,好举荐给太子殿下效命。

他对那位高傲的太子殿下可没多少忠心,不过圣女的话他定是要全力以赴。

武试文试都结束之后,名家的邓逑教习宣布入选名单,有人欢喜有人哀叹。邓逑是个身材矮小的中年男人,精锐的目光扫过众人,他朗声道:“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愿诸位常以思辨之心,洞观天地之理,兴复名家之盛。”

最后六字他提高音量。

想当初七国之乱,名家培养说客,舌辩游走于各国,出谋划策与诸侯,何等风光无限。如今已然势微。

邓逑扭过头去:“惠教习,您有没有话要叮嘱小辈们?”

“好好好。”惠承汤老爷子乐呵呵的,理了理路上被孟昱撞歪的发冠,说道:“我也有一言赠予大家,叫……叫……哦,想起来了,叫‘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

惠老爷子糊涂了吧。

这不是儒家用来警戒天下名士、暗讽名家的话么。

众弟子面面相觑,最后只道:“谢两位先生教诲。”

此时,其他各家早已经结束了考试。通过考核的弟子们拖着行李,陆续坐着飞车赶往舍馆。没有通过的由人统一带出圣贤院。

海边,宴时认真整理好今日神舟的试水记录,这才有空打开一直响个不停的飞云笺,“万年孤寡谢知棠有了小师妹”这条消息一下子窜进他眼帘。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早上见到的新弟子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