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1章(1 / 2)

加入书签

他真这么干了。把所有球拍分给了家门口公园的流浪汉,一把送给便利店收银员,一把送给每天来送牛奶的兼职生。教练问,不给自己留一把吗?

“不需要。”他微笑,“我这辈子不会再打网球了。”

半个月之后他还是站在了迈阿密大师赛的现场,用教练的话说,职业生涯从佛罗里达开始,那么就应该在佛罗里达结束。更何况迈阿密赛奖金如何丰厚。四月,正是东海岸的好天气,芭蕉树阔大的叶片仿佛挥舞的手。幸村心想,这倒是很适合告别。

他在第一轮对上网球学校的昔日同学,第二轮对上来自纽约的金发小子,第四轮对上u17训练营的德川前辈。每一轮他都赢了,轻松利落的三比零。赛后在更衣室,德川前辈沉默地靠近,对他说,幸村君,不要害怕输。

他挑眉,哑然,停顿片刻,笑着道谢。他说:“其实我根本没考虑这回事儿。”

他和德川前辈去喝酒,宿醉,第二日拖着酸痛的身体去打四分之一决赛。对手刚刚在澳网夺得亚军,赛前接受采访,趾高气昂,说他不足为惧。赛后幸村同他握手,心想,我确实没什么能耐,只是打败了你而已。

决赛那天,迈阿密发布了异常天气预警。四月中旬,场上没有一丝风,气温飙至四十度,幸村从长长的通道里走出来,安保人员在前方领路,对手落在身后,两侧的前上挂满了前几任冠军的照片。一张张熟悉的脸,三英尺高,二点五英尺宽,像树叶一样从他身上脱落。

对手今年三十八岁,曾是包揽四大满贯、排名世界第一的顶级选手。童年时代第一次抱起球拍时,幸村就在俱乐部的电视屏幕上看过他的比赛。那一年,他也二十一,头发挑染成三股,在脑后绑起马尾,穿着艳粉色的球衣上场,每次的造型都会成为各大媒体评点或挑剔的对象。

幸村看看自己的着装,中规中矩的白色短袖,一时间竟有些后悔没穿一身荧光色,来打这场告别赛。球场周围扰动着观众的嗡嗡声,对手停下脚步,示意他先走。

金色的阳光穿透他的眼皮,他听见嗡嗡声变成了一阵阵的欢呼呐喊。那声音像海潮,簇拥着他,将他轻轻推到场上。然后对手走过来了,欢呼声变得更加热烈,几乎是此前的五倍——幸村清楚这是老将的计谋:先前的欢呼是给两个人的,现在的欢呼却是为他的,而且只为他。对于一个行将退役的人来说,告别赛的每一环节都务必尽善尽美,给年轻人一点心理打击,实在不算什么。

但这无所谓,幸村弯下腰,将球抛向天空,然后奋力击出:反正这也是他的告别赛。

“你卸下了所有的包袱,然后你赢了。”早川和他并肩坐在长椅上,手里捧着从自动贩卖机买来的饮料,“那场比赛是不是打了特别久?我记得一直拖进了第五盘抢七。”

“灭五感对他不奏效。”幸村苦笑一声,“那天天气太热,我自己都快失去意识了。”

对手年长,又一身伤病,打持久赛肯定不利,因此来势汹汹,开场便破了他的发球局,并且猛攻反手。幸村惯用的招数对他毫无办法,这老将就像滑溜溜的鳝鱼,越是用力抓,越是抓不住。

高温将球场烤得滚烫,观众的呐喊如火上浇油,他退到底线,感觉脚下的沥青正在缓缓融化。前三盘里,他输掉了两盘,然而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很着急——反正都是要告别的——又轮到他发球了,网球撞在球拍正中,发出好听的咚咚声,让他想起第一次拿起球拍时,教练做了个示范,说你听,这个就是甜点区。

教练还说,你只要把球打回去就好了。网球是很简单的运动,不像跑步啊举重啊有硬性的指标,不必每次出战都是世界第一,只要比对手出色,哪怕只是一点。你也不必多成功,只要迫使对手失败就好了,最理想的情况是,做好你该做的,然后让他自乱阵脚,最终失败。就像苹果一定会掉到地上。

幸村说着,突然拿走她手中的苹果汁喝了一口:“和地心引力一样。”

早川盯着那罐惨遭荼毒的苹果汁,一时间不知作何反应:“那天天气很热,而他的身体支撑不了持久战,我记得打到第四盘刚打完,他就叫暂停了?”

“因为我赢了第四盘。”幸村微微一笑,却并不把苹果汁还给她,“他想用暂停切断我的攻势,顺便打一针止痛。这也是老将的策略。”

最后一盘了。近处的球场在热气中颤抖,向远处看,张张陌生的脸庞连成一片。汗水打湿了他的发带,又沿着眉骨,沁入眼角。辛辣的疼痛感使视界迅速震荡起来,然后扩展至全身。第一局打了整整十五分钟,第二局比第一局更长。这场比赛分不出明确的转折点,打进抢七时,他几乎连自己的脚步声都听不见了。

只有网球撞击拍面的声音。咚,咚,咚,就像是苹果最终掉到地上。对面击出了一计狂野的正手球,他观察着全部动作,当球脱离球拍,他就知道它出界了。哨声响起,可是他没有注意。在片刻静默后陡然爆发的掌声中,他意识到自己赢得了这场比赛,到那时,他连再挥一次拍的力气都没有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