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1 / 2)

加入书签

“行行好,你那是手扶拖拉机吧。”

站到起跑线上,早川回头示意不断发出拖拉机音效的柚木闭嘴,同时“顺带”瞥了一眼仁王,脸上的表情显然是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男生肩膀上挂着她的外套:“你不必有负担——”她挑眉,正想听他难得说句人话,不料这人下一句却是:“因为没有人指望你跑完。”

……我要是跑不完,准是你俩气的。

哨声响起时她多少有点不真实的感觉,脑子没开机似的,什么也没想就闷头往前冲。跑出一段距离,才发现自己太快了,竟把所有人都甩在了身后。

……太傻了。这样体力迟早会用完的。

于是稍微放慢速度,迎着四月舒爽的风打量四周,偷偷观察其他选手。除开几个田径队的长跑特长生,大家的水平和她差不多,第二圈就有人退出。班上另一个报1500米的女生——似乎叫高桥知子,倒是很有毅力,一直紧紧地跟在特长生之后。开场之前自己和她打招呼,她只是咬着嘴唇,点点下巴,并不回答。隔着草坪望过去,终点处站着柚木、仁王和柳生,好一对三角恋。她只希望幸村等会儿不会出现。

风倒灌进来,张开的嘴巴如同粗粝的管道,一直通向风箱般灼热、吵嚷的肺部。口鼻并用,鼻吸口呼,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早上幸村好像教过她这些,现在全顾不上了。行至第三圈,早川疑心自己的小腿已经远远落在身后,支撑两条大腿和整个上半身的,似乎是某种铁一般的东西,坚硬如铁、笨拙如铁。

阳光下,塑胶跑道如一片火海,一下子明晃晃地烧到前方高桥知子和特长生的背影上。远处柚木肩上的红绶带,也像溅起的火星般跳跃起来……噼啪。转小火,平底锅中央黄油慢慢化开,扔进一块腓力牛排。母亲神色温柔,说你这两天在学校跑步,妈妈呢在家给你做牛排,高蛋白,补充营养。她拉开冰箱门拿可乐,说不用这样的,太麻烦了。父亲从厨房门口走过去了,他什么也没说。母亲的笑容里添了一份无奈,昨晚我提起这事,他还不信呢。早川啪地一声拉开拉环,我管他信不信呢。

燃气灶上那团火焰熊熊地冒了起来,蓝色的幽光托起红色的火舌。红色,蓝色,救护车的呼啸响成一片,刀刃隔开瓢泼大雨。父亲从过道那端奔来,他什么也没说,膝盖一软差点跪下了。

我不信。我不信。我女儿怎么可能……

请您在手术室外等待片刻。我们会尽力的。

我不信。我不信。我女儿怎么可能……

您先不要着急,可以看一下监控、化验单和就诊记录。

我不信。……

视线晃动起来,比先前经历过的任何一次都要猛烈。早川脚下没踩实,左腿绊在右腿上,整个人从内道飞了出去,摔在草坪上。

幸村精市站在终点线附近,远远地望见志愿者围拢过去,又四散开来,心想自己不仅已经看到了早川摔倒在地的样子,还即将看到她狼狈冲过终点的瞬间。那一下摔得够狠,但似乎并无大碍。她站起身来时只是轻轻晃了一下,很快就重新跟上了大部队,突然加速,超过了紧紧咬着特长生的那个选手。

他想起周四的读书会,她又一次坐在自己身边,笑盈盈地给每个人发牛奶糖,午餐时不忘分享烤鱼,手中的书已经看了一半,说起作者笔下的印度,每一个细节都记得清清楚楚。

回教室的路上他们多聊了几句列维-斯特劳斯,她便向他推荐迪迪埃·埃里蓬的《列维-斯特劳斯谈话录》和《回归故里》,还说后者就在自己包里,“你想看的话,稍等一下,我现在就可以去拿。”十分钟后他接过那本薄薄的小册子,捧在手中翻了又翻,心中清楚借书是怎样一门男女之间的学问,可还是抬起头来和她说谢谢。

“这点小事不用谢啦。”女生笑容明艳,“不如下次一起去图书馆的历史阅览室吧,应该能淘到宝的。”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她的脸,在阳光下如同一张过曝的照片。幸村望着那个紧追特长生冲向终点的身影,脑海里闪过许多字眼。掌控欲,好胜心……

“她很想赢。”

不知何时出现在他身边的仁王懒洋洋地“嗯”了一声:“可不嘛,练了快十天了。”

“莲二,”幸村的声音低到几乎听不见,“早川国中不是立海的吧?我之前问你她的资料,你有找到吗?”

柳翻开笔记本:“关于早川明羽的数据基本是空白,只知道她来自镰仓市第三中学,在两百五十四个外校生中以三十名的成绩考入立海。不过她的姐姐,早川明理,在立海读了六年,是学生会主席,数学竞赛生,高三时获得了保送东大的资格。”

“嗯?后来呢?她去了什么专业?”仁王也好奇地凑了过来。

男生的眼睛没有睁开,在一片沸反盈天的加油声中,他的语速放得很慢:“她在高三冬天……也就是我们国二的冬天,死于车祸。”

十六人的比赛,早川拿了第五名。冲过终点线的瞬间,全身力气都被抽空,柚木上前几步,迎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