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节(3 / 5)

加入书签

恶,他的一切想象立刻终止了,换了个冷硬的口气道:“你今日离宫,我应当来送别的,毕竟夫妻一场。”

她 给自己建起了坚实的堡垒,知道再动情只有自取其辱,已经输了,至少可以选择保留尊严。便轻轻勾了勾唇角,“两情相悦才可称得上夫妻,你我离心离德,从开始 就不是出于本意,更谈不上夫妻二字了。今天我既然入道,前尘往事于我来说都是累赘,也请官家勿念旧情。其实我很高兴,终于可以摆脱这沉闷的禁庭,摆脱你, 以后会活得很好,你无需为我担心。”

她这两句话叫他冷了心肠,愠怒道:“何必说得那么笃定,莫忘了你还是我的嫔妃,不管冠以什么样的道号,到死都摆脱不了我。”

“话虽如此,但你我心里都明白,既然回不去了,不如痛快放手。”她转头看四野,拱宸门外有大片的空地,风吹起来飞沙走石,等她的人连个躲避的地方都没有。她知道不能这样下去了,狠狠心,决然道,“君已陌路,从此两不来去,各生欢喜。我要走了,官家请回罢。”

她没有留恋,转身登车,众人搀扶着送进去,然后关上雕花门。车轮滚滚向前,将他一个人遗弃在那里。

他看着车辇走远,心头怒火中烧。从这座皇城走出去,就可以开始另一段人生了么?他甚至有些恨刚才的草率,为什么要来,为什么给她机会羞辱自己。原本爱得隐忍卑微,然而真到了反目成仇的时候,只剩残余的一点尊严支撑,谁知也被她踏得粉碎。

她竟这样理直气壮,半点没有愧意!他脚步匆匆往拱宸门内去,越走越快,恨不得从来没有在这里出现过。回到福宁宫时,太后在殿里等他,对今天的废后还算满意,含笑问:“官家适才去了哪里?”

他心情欠佳,并未正面作答,“太后找臣有事么?”

他 开口闭口都是官称,让太后很不称意。不过知道他眼下不好过,也不同他计较,安然道:“我本不想管朝中事,可是几位谏官求见,说国不可无后,陛下欲攘外,必 先安内。我思量再三,他们说得甚有道理。上次刺伤静妃一事,都是一面之词,谁也拿不出证据来。既然皇后被废贬入瑶华宫了,这件事就让他过去吧。官家是成大 事者,别被小情小爱绊住了手脚,我已将贵妃从永巷接出来了,官家择个好日子,昭告天下册封她吧。”

他看了太后一眼,“册封?册封什么?”

“自然是册封皇后。贵妃出身高贵,现如今又是兴兵的时候,官家还有用得上她的地方。”太后道,“许以小利,收买人心,待得你壮大了,想怎么处置皆由你。绥国若倾全力决一死战,官家要攻克需费一番功夫。有了乌戎,官家如虎添翼,何乐而不为?”

他转身看墙上羊皮地图,曼声道:“乌戎不过弹丸小国,太后也太抬举他们了。我大钺雄兵百万,岂能寄希望于一个女人!言官们聒噪,那就给他们一个皇后。太后觉得贤妃如何?”

☆、

太后吃了一惊,“贤妃?官家这是打算自暴自弃了么?贤妃何德何能,她做皇后,只怕朝臣们未必能服。”

他冷冷一笑道:“朕的皇后,朕无权册封,还要听朝臣们的指派,那朕做的什么皇帝?”他突然抬高了嗓门,“谁自认为能执掌乾坤,谁就来顶替朕罢!”

他 愤懑得难以自持,他知道为君者号令八方,当喜怒不形于色,可他实在难过。言官们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管天管地,他是帝王,忠言逆耳,就应该忍受他们口沫横 飞,指手画脚。有谁在乎过他的感受?他已经开始厌恶说话了,像以前一样事事埋在心里,因为没有一个人值得他大费唇舌。

太后被他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了一跳,“他们也是一番好意,官家何必迁怒。静妃有今天的结果,都是她自己造成的,若不是一再的吃里爬外,官家何必废她。”

他抿唇看着太后,想为她辩解,但又无从说起,只道:“香珠的毒是谁下的,臣早晚会查清楚。”

太 后哂笑道:“我算看出来了,官家到现在还在维护静妃,哪怕她要你的命,你也不在乎么?真正爱你的人你视而不见,不爱你的,你却对她掏心挖肺,这是要走你爹 爹的老路。官家听我一句劝,事到如今静妃也死心了,我知道她是聪明人,往后不会寄希望于你,你完全可以无所顾忌大展宏图。有了天下,什么样的女人找不到, 何必为个狐媚子伤了心神。官家让她出宫是为她好,既然善始,就应该善终。否则一贬再贬,真没有地方是她安身之所了。”

太后的手段 他知道,当初先帝病重,皇后失去依靠,太后母凭子贵,敢在先帝面前公然同皇后对垒。先帝最后病逝时,连眼睛都未阖上,定定望着皇后的方向,万分不舍。现在 秾华面临的也是这样的窘境,一位处处占优的贵妃,就像当年的太后一样。前车之鉴,他不得不谨慎考虑。他虽口头心头一时不忘说恨她,但要完全对她的生死不加 不理会,暂时还做不到。所以他要周全,大军已经往绥国进发,他事忙,无暇顾及那么多,太后虽是母后,紧要时候还是要加以提醒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