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566节(3 / 4)

加入书签

辛毗回过神来,放声大笑。“怎么能算了,我女儿这么聪明,不仅要上幼稚园,师从蔡大家,而且要成为蔡大家的私淑弟子。放心吧,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辛毗放下儿子,快步走到嫂子陈氏年前问好,然后又向从婶荀氏问好。荀氏已经和荀攸说了一阵话,对南阳的一切也是倍感新鲜,脸上堆满笑容。她的儿子辛韬也拉着荀攸,叽叽喳喳地说着路上的见闻。

家人重逢,说不完的开心话,辛毗在路边设席,一家人团团而坐,互诉离情。他们在邺城倒没吃什么苦,袁绍、袁谭都很照顾他们,郭图等人也非常关心,隔三差五地来看,送来消息。只是分属敌我,又是大战,难免担心安全。从辛毗离开邺城,韩氏就没踏实过,得知辛毗受伤时更是以泪洗面。辛毗到了荆州,她也不知道辛毗能否有用武之地,直到袁权告诉她情况,又得知可以离开邺城了,她才算松了一口气。

听韩氏说完,辛毗很是感激。袁术死在曹操手上,袁绍是罪魁祸首,袁权去邺城祭拜袁绍只是个幌子,主要目的自然是和袁谭谈条件。为了赎回他的族人,孙策不知道要给袁谭多少好处。

回了城,辛毗将家人安置妥当,赶到治城,正式向孙策表示感谢,并邀请孙策饮宴,以示感谢。孙策听完,忍俊不禁,连连摆手。

“佐治,你太客气了。其实……代价没你想的那么大,袁谭基本没提任何要求,非常配合。即使有些条件,那也是我和他之间的交易,你不用为此费心。真要感谢的话,谢你自己,谢所有的同僚吧,正因为有这么多的才智之士聚集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奋斗,我们才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辛毗愣了片刻,躬身而拜。孙策施恩不图报,又推功于袁谭,大有君子之风。孙策不居功,他却不能不感恩。“主公,臣……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主公体谅。”

见辛毗突然换了称呼,孙策心中一动,却不露声色,坦然受了。“说来听听。”

“家兄在益州,兄弟相残,非臣所愿,望主公开恩,允臣另择他处。”

孙策眉头微耸,打量了辛毗片刻。辛毗不是武将,不会临阵厮杀,哪里有兄弟相残的机会。他这是不想再满足于寄寓,想做一番事业了。离开周瑜既是避嫌,也是想有更大的发挥空间。有荀攸在侧,当然不如独立一部。这两个人在一起的确有些浪费,尤其是在眼下这个战线比较长,防守点比较多的情况下。

“佐治有中意的目标么?”

“臣想去洛阳。”

过目不忘老蔡邕

孙策很意外。他完全没想到辛毗会想去洛阳。

洛阳的确缺人。鲁肃移镇洛阳,周异又刚刚辞了河南尹,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候,需要一个既能处理庶务又能把握大势的人协助鲁肃。对他来说,洛阳相当于前线,而且是荆州防线和豫州防线的交接点,干系重大。

按理说,辛毗满足这个条件,但孙策却担心他立功心切,破坏了他的苦心经营。况且周瑜提出益州方略,背后肯定有辛毗和荀攸的谋划,辛毗在这个时候要求换岗是对益州方略的反对,还是另有想法?

“佐治,公瑾有一个益州方略,你清楚吧?”

辛毗早有准备,坦然说道:“自然清楚。此方略是臣和公达联手谋划,本意是对益州保持进攻态势,迫使益州处于战时,造成益州紧张局势,打消朝廷退守益州的想法。臣依然支持这个方略,只是家兄在益州,他非常熟悉臣的行事方式,臣留在周将军身边襄益有限。”他顿了顿,又道:“身处嫌疑之地,不能全力以赴,亦非臣所好。”

“你担心谁怀疑你?”

辛毗笑笑。“不是每个人都有将军一般的胸怀,这是人之常情,不能强求。设身处地,换作臣,臣也会作如是想。”

孙策也笑了。辛毗说得坦然,他没必要太过虚伪。辛毗、荀攸是同乡,又有姻亲关系,他们都在周瑜的身边难免会让人猜疑,分开也好。至于是不是让他去洛阳,还要斟酌。洛阳的位置太重要了,不能有失,他需要和其他人商量一下。

“你的家人刚到,你不要急着走,先陪陪他们。马上要去襄阳,参加完士元的婚礼,我们要商量益州方略,到时候再做决定。”孙策说道:“况且你是公瑾的幕僚,我也要和他商量一下,征求他的意见。”

“喏!”辛毗躬身领命。

……

数日后,孙策一行乘船南下,直奔襄阳。

起程之后不久,孙策带着诸葛亮登上了蔡邕的坐船。蔡邕的从子蔡睦和阮瑀、路粹站在舱外的飞庐上观看两岸的景色,一边的案上摆着笔墨纸砚,看样子正准备赋诗。见孙策上船,三人拱手施礼。蔡睦很从容,阮瑀、路粹却多少有些局促。

孙策也没和他们多说什么,点头致意,躬身入舱。蔡邕与周瑜正在舱中对弈,蔡琰坐在蔡邕身边,一边观看棋局,一边将剥开的橘子送到蔡邕嘴里。蔡邕眉开眼笑,每一条皱纹里都溢满幸福。见孙策进来,他开心的招招手。

“伯符,你来帮帮公瑾,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