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430节(1 / 4)
“益德,刘虞是伪君子,公孙伯珪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他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又贪残嗜杀,若不是玄德拦着,我早就杀了他了。简雍晕了头,这时候居然还想着和他结盟,可谓是愚蠢之极,难怪当初孙将军无挽留之意。”
说完,关羽一推胡须,撇了撇嘴,抖缰踢马,扬长而去。
张飞看着关羽的背影,摇了摇头,苦笑不已。他回头看了看府中,想了想,又折了回去,却没有回中庭,只在前院等着。对这种事,他向来不擅长,干脆不参与。
堂上,刘备再次搓了搓手。“子龙,你的意见呢?”
赵云双手抚膝,微微欠身。“府君,我觉得宪和所言有理。公孙伯珪私德有亏,杀刘使君诚为不义之举,可刘使君也非无可指摘,将来难免有非议。袁绍反心已炽,又大举来袭,取幽州之意甚明,这时候与公孙伯珪交战只会便宜了袁绍,于大局无益。”
刘备点点头,却没有说话。他知道赵云不会支持袁绍。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支持公孙瓒比较有利。可是公孙瓒犯了众怒,与他结盟,就等于与幽州士人为敌。赵云不是幽州人,没有这样的感觉,可他是幽州人,不能不考虑人心所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问题:以公孙瓒那脾气,不是你想结盟就能结盟的,他连孙策都不放在眼里,哪会看得上他刘备啊。之前那么多次托人传话,公孙瓒都不肯见他一面。现在公孙瓒众叛亲离,你以为他就会忍气吞声?错!他会更加偏激,什么话也不听。
可是让他和公孙瓒对阵,他也没这底气。他这点人马攒得不容易,可不想一下子全毁在公孙瓒手里。
与袁绍结盟?这也不行。一是袁绍未必会看得起他,就算迫于形势,与他结盟,那也只是权宜之计。以袁绍的脾气,将来肯定会和他算帐。二是袁绍取了幽州,将来难免会和孙策面对面。他不觉得袁绍有击败孙策的把握。
进退两难啊。
“那子龙的建议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府君是刘使君上表朝廷委任的渔阳太守,自然应该听朝廷的命令。于今之计,府君宜派人迎接张使君入境,请他主持大局,府君全力配合便是,毋须考虑太多。”
刘备豁然开朗,随即窃喜不己。还是赵云比较稳重,考虑得周全。朝廷既然委任张则为幽州刺史,分明是不愿意看到袁绍占据幽州。张则到达幽州后,应该不会与袁绍结盟,但他怎么处理公孙瓒却是个疑问。可是这有什么关系呢,对他来说,张则是朝廷委任的幽州刺史,代表的就是朝廷的意思,他只要听张则的安排就行。不管张则会怎么处置公孙瓒,都离不开他和渔阳郡的支持。
刘备看向简雍。简雍不慌不忙。“府君,不管是谁接任幽州刺史,没有粮草,都无法立足。朝廷不也是靠南阳支援的粮食才渡过难关的吗?”
刘备目光一闪。“这么说,岂不是袁绍也有机会?”
简雍摇摇头。“关中大旱,支持袁绍的朝臣倍受指责,袁绍都没有输一粒粮食入关,他会支援幽州?就算他愿意,他也没这实力。以前是青冀两州共同补给幽州,现在由冀州独力承担,冀州又能支撑几年?能支援幽州者,非孙将军莫属。府君,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请府君三思。”
刘备权衡片刻,转头看向赵云。“子龙?”
赵云躬身道:“府君,我以为宪和所言甚是。袁绍志大才疏,恐能善始,难善终。”
正反计
刘备接受了赵云的建议,随即又与田豫做了沟通。田豫反对与公孙瓒结盟,但他不反对刘备接受张则的命令。至于张则会怎么处理这件事,那就不是他能决定的了。
他也清楚,简雍的话虽然有抹黑刘虞的嫌疑,但刘虞的确不是什么洁身自好的君子。刘虞一直以朴素示人,衣冠破了都不肯换新的,修修补补继续用,但他的妻妾衣着华丽,生活奢侈,却也不是什么秘密,进出州牧府的人都有所耳闻。刘虞被公孙瓒击破后,公孙瓒的部下抢劫州牧府,搜出了大量的奢侈品,只不过公孙瓒没有好好利用罢了。
刘备随即派简雍去见公孙瓒。
公孙瓒接到关靖的回报,恼羞成怒,几乎要暴走。麋竺不过是一个商人,居然敢拒绝他,还怀疑他的实力,是可忍,孰不可忍?他恨不得立刻起兵攻击麋竺。可是想想麋竺在海上,他的马再快,弓再强,也伤不着麋竺分毫,只能暗自咬牙发狠。
得知简雍求见,正在气头上的公孙瓒想都不想,就命人轰简雍走,却被关靖拦住了。关靖说,麋竺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君侯的善意,是因为他担心君侯无法击败袁绍。他是商人,商人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你要想证明他错了,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击败袁绍,用事实证明实力。
可是有刘备在身后,你能心无旁骛地与袁绍决战吗?就算你不肯接受刘备的求和,也应该安抚住他,解除后顾之忧。如果能挟刘备以战,让他听从你的号令,那就更完美了。
公孙瓒觉得有理。他被麋竺的怀疑激怒了,此刻一心想战胜袁绍,证明自己的能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