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2 / 4)
虽不谙朝政,但平日里耳濡目染,多少也能看出来一些利害关系。
皇族的人被我皇兄杀得已不剩多少,凡是有些本事、有可能威胁到皇位的轩辕族人都被铲除了个干净。因此我本身并没有什么后台,也没有一班死士辅佐,在朝堂上自然是半点威信都无。
许相虽然忠心,但朝中势力庞大,不免内心膨胀,视我为无物。
宁国舅虽自私可恶,但在朝中与许相势力相当,此时倒起了制衡的作用。皇兄去前并未和我提及半点如何处置宁氏家族的话,除了因皇嫂而爱屋及乌不忍下手,只怕也有制衡许相势力这一层意思在里头。
皇兄可算是个极为矛盾的人物,他恨、他怨,他甚至时时想用断送整个大周朝的疯狂念头来发泄他的怨恨,但最后时刻却依然履行了他对大周所负的责任。那么我呢,我是否也该听他和皇奶奶的话,铲除骆家势力,拉拢史清?如果这样,便能保住大周了么?
心绪已经不能用“乱”形容,重生时我以为大周定然无可救药,因此那时的我只想尽自己的能力减少对无辜的伤害。但是现在命运之手已指向另一个分叉,皇兄和皇奶奶的话一遍遍萦绕在脑际:除明轩,迎史清,大周可保……
许相和宁国舅的争吵还在继续,在许相一再坚持应再派大将率援军出征池州时,宁国舅忽然提高了声音:“请问许相,若联合许将军与史世子之力都无法击败慕容安歌,大周此刻还有何人可正面迎敌?!”
这个问题一出口,众人齐刷刷将目光投向我,又齐齐地低下头去。御书房里死寂一般,连许相也没了声音。
许相坚持的策略无非和明轩一样,守住池州,正面迎敌,争取反败为胜。而能够和慕容安歌硬碰硬的,放眼大周朝也只有明轩一人。
但是,谁都不愿让明轩白白占了这个鳌头。
明轩虽被皇兄释去兵权,但在军中的影响力依然强大,若是将这仗打赢,骆家势必改变如今在朝中处处被动的局面。此刻商议军机的大臣们虽还不知道明轩将反的事,但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骆家和轩辕皇族的恩怨。对他们来说,于公,此时的明轩未必可靠;与私,此消彼长,骆家独大意味着自家势力的削弱。
“别忘了还有史家。”许相硬声相抗,但态度显然已没有先前那般强硬。
宁国舅冷笑道:“想不到思虑细密的许相也有天真的一面。先皇曾一再下诏催促平南王助力边境战事,那时史娇娇还在宫中,平南王尚且推三阻四袖手旁观,何况如今天高地远无人能够管束?史世子现在池州也不过是一时意气罢了,若池州真正危急时,史世子想要抽身退出,还不是一念之间的事!”
他说得确是实情,却也只是其中一部分,史家根本就是坐食鹬蚌相争之利的计划,最多再派些兵马支援池州,以解史清之危。要说解池州之危,那是天方夜谭。更何况,即便史清自己,也不可能让平南积蓄了几年的实力暴露在区区池州守城一战上。
想到皇兄说的“争取史清”,我紧皱起眉头,只觉得身心俱疲,对众卿摆了摆手道:“今日既决定不下,那么明日再议吧。无论是依许相还是国舅,边城的兵力、粮草总是不够的。着兵部速速将兵马、粮草等等先行准备起来,如有疏忽,均照军法处置。”
众卿面面相觑,我这一道口谕下去,头痛的不仅是兵部。如今池州究竟怎么打尚无定论,从哪里征集粮草,点哪里的兵马,数量是多少,都是未知数,必须由几位军机大臣和兵部一同商量,讨论出个大概来。若准备得多了,劳民伤财,若准备得少了,万一最后的决定是全力支持池州,那么在座的几位都难免有“疏忽”之嫌,军法处置是免不了的。
我其实并不想颁一道模棱两可的旨意,但此时心里确实混乱得紧,另有一件比池州更紧急的事在等着我做出决定。许遣之忠诚但不愚蠢,他应该清楚调遣兵马需要时间,因而他在三番几次告急的时候,一定会给自己留有余地。但此刻我心里想的那件事,却是一日都不能拖了。
我回到将军府时,府门紧闭,凝香面色惨白,一见到我,象是压抑了许久的情绪突然崩溃一般,跌跌撞撞地赶到跟前,抓住我的衣袖扑通跪下,满脸是泪,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她平日里虽大大咧咧,但每每遇到危急时总能应对自如,从来都没象今日这般仓皇过。我的心往下猛地一沉,问道:“怎么了?”
她死死抓住我的手臂,象是极度害怕着什么一般,面朝我哭着道:“公主,你别进府里去,千万别进去!”
虽然早有准备,我的指尖仍忍不住微微发抖:“为什么不能进府?出了什么事?”
她拼命摇头,拖住我的手臂便往马车走,边走边道:“公主,我们回公主府好不好?上了马车奴婢再与您细说。”
我甩开她的手,面色阴沉一字一句地问道:“走?无缘无故去公主府做什么?奶娘和朵儿呢?即便要走也要带上她们。”
凝香神色绝望地缓缓跪下,沙哑着嗓音道:“公主,求公主听凝香一句,速回公主府,或者回宫里也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