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73节(1 / 3)

加入书签

果然苏彩听了直点头:“这房子可真够大的,还有菜地能种菜,多少钱?”

“这房子在房管局挂售的价格是2500块钱。”亦清清说。

说实话,南平县的房子真的是便宜的惊到她了,比帝都便宜好几倍,要不是房子样子她都不怎么喜欢,她都想在这儿买两套了。

“可以可以!年后我们就去看看!”苏彩说:“铺子呢?铺子有没有合适的?”

亦清清点点头:“铺子的话,早市那条街上就有一个合适的,离你平时摆摊的不远,不仅是门面房,后边还有一个小院子,院子里还有几个房间,甚至还有一口井,只要1500块钱。”

“有小院子好啊!以后做卤菜就不用都在家里做,弄的家里都是味道了!价格也合适”,苏彩很满意,她就知道妹妹很靠谱,完全考虑到了她们家的需求:“这加起来也才四千,还剩三千块钱呢,都能再买一套房子了。”

“嫂子,这买老宅的钱,我也得出一半,算是咱们合买的,这样我们回老家住的时候也安心。”亦清清说。

“清清说得对,以后清清不出嫁,房子也得有她一半儿,买老宅你们两兄妹合伙儿买!”赵香兰也说。

苏彩这次没有推辞了,妹妹是很有边界感的人,不愿意占便宜,这家也确实有她一半。

年后房管局一开门,她们一家就去看房了。

到房管局一看,苏彩就知道,清清选的那两套房子确实是里边最合适最出挑的了。

她干事儿也很果断,实地去看过房,征求了全家的意见,大家都满意后,就直接买了下来。

老宅是亦清清她们和哥嫂子各出了一半的钱,过户在了亦爸亦妈名下,铺子是嫂子全款买的。

买下这两个房子后,苏彩她们今年的分红还剩了4350块钱:“清清,你说这剩下的钱,放着也是放着,你不是说房子以后升值空间很大吗?要不这剩下的钱我也买成房子放着?”

“可以,不过四千多块钱在帝都都能买一个临街既能住人,又能开铺子的小楼了,在南平再买房子,不如在海市或者帝都买,以后不论是去大城市发展自己住,还是租出去等升值,都比南平的划算,租金都更贵点。”亦清清建议说。

“那还是买海市的好,帝都确实繁华,但是北方太冷了,我们上回去了,还是不太习惯”,苏彩说。

不过她又实在抽不出时间现在去海市买房,卤菜铺子得预备开张了,让老公带着钱去看房,以他那个老实巴交的性子说不定钱都要给人骗走,公公婆婆没几天又要上班去。

亦清清看出了她的难色:“嫂子,这次我和阿远回帝都的时候,会在海市停留几天,去看房子,你要是放心的话,就让哥带着钱跟我们去买房,我帮着参谋。”

她今年分红入账了一大笔,差不多得有一万九千多块钱,再加上这几年新年大礼包里每年的三千多块钱。

就算她现在几乎不怎么去银行签到了,现在手里的存款也有了两万八千多。

所以她又要想办法花一笔出去了。

不过这次她也不打算买太多,买一栋漂亮的老洋房和一栋类似帝都新安街的联排楼房商铺。

预算在八千到一万块钱左右。

老洋房亦清清自己喜欢,打算买了留着自住,毕业后她要先进药物研究所工作。

国内目前最顶尖的两个药物研究所一个在帝都,一个在海市,未来她肯定有要来海市出差的时候,准备一套住房很有必要。

另外的商铺就是买来收租子的了。

剩下的钱,亦清清有别的想法。

苏彩听了马上就决定让她家那口子跟着去,妹妹帮着看房子,她放心!

房子的事儿解决了,她们家便开始忙着布置店铺,搬新家了。

两处的房子都是可以直接用的。

老宅那边,亦清清和哥嫂合伙儿置办了一些家具日用品差不多就能入驻了,大院儿这边老房子里的东西没怎么动。

回母校

正屋给俩老住,东西厢房她和嫂子她们一人一边。

卤菜铺子那边则只需要把之前卤菜摊的东西收拾进去,添置一些做卤菜的东西,再弄个招牌就行了。

这些都用不着亦清清,她只花了几分钟,写了一副做招牌的大字给嫂子拿去找木匠做招牌。

家里人在忙卤菜铺子的事的时候,她一个人回了一趟南平县县高。

“你找谁?”门卫大爷拦住了她。

“我是这个学校毕业的,现在在帝都上大学,过年回来想来看看老师们,谢谢他们对我的教导”,亦清清从手里的篮子里拿出了个油纸小包,塞给了门卫:“这是我自个儿做的炒瓜子儿,您就让我进去吧!”

这年头倒是没有什么人会在学校放肆,门卫大爷看了看她手里的篮子,看着真是去感谢老师的,便放她进去了。

亦清清进去直奔办公室,敲了敲门:“报告!”

这时候正是课间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