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6节(1 / 3)

加入书签

“妈,您放心,我明白的。”

苏彩也是聪明人,自然听出了这话里面的道理,婆母为小姑子考虑的太多了,很羡慕小姑子有这样为她着想的母亲,但是她并没有不高兴,或者觉得母亲就该偏爱儿子,把更多的东西都留给儿子,反而觉得,自己能嫁进这样的家庭,自己的女儿们有这样明事理,不重男轻女的奶奶很幸运。

她并不觉得父母的东西就该是孩子的,成家立业后,就该是孩子赡养老人,而不是惦记着老人家的那点东西了。

老人家的东西,他们愿意给谁就给谁,所以之前婆母和公公说起他们的收入会全部用来支持小姑子读书,还有嫁妆的事儿,她一点都没有反对。

况且刚结婚的时候,婆母和公公对她和老公的支援已经够多了,她一个二婚的,结婚时比头婚还要隆重,什么都没少她的,生孩子时,也多有帮扶,这样也就够了。

她苏彩在那样的逆境中都挺了过来就是明白一点,什么事情,都要自己立得住才行。

自己砌的墙倒了,大不了再砌一次,依旧能遮风挡雨,靠着的山跑了,那才是真的绝望,因为不知道从哪儿再找一座山。

只有自己挣来的东西才是最踏实的,有机会摆在眼前,不争取就是傻子,苏彩拉着亦清清的手:“妹子,你这个点子我听着可行,你再给我仔细讲讲这买房的窍门,我琢磨琢磨,你放心,如果未来真赚了,嫂子就给你包个大大的红包,如果亏了,就给你包个小点的,总之,我和你哥哥都很感谢你有这样的机会能想到我们,就跟你说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想赚钱的是我们,这风险也该我们承担!”

“哈哈,那我就等着嫂子的红包了!”

亦清清高兴极了,嫂子也是个明事理的,帮这样的人,她也乐意,当下就给她讲了起来。

她虽然自己没有亲自去房管局看过,但是李梦雪同志可是房管局的常客,帝都的房管局不必说,连海市的房管局她也去看过了。

亦清清还晓得,她盯上浦东的房和地呢!只不过那块位置现在还是郊区中的郊区,没有房源,土地买卖更是没有。

其实现在的海市和帝都,地段好的房子买了是赚,郊区的房子买了也是一样赚,现在的郊区,以后也是市中心了。

江景房

“这买房就看需求和资金了,需求嘛,就分买来自住的,买来收租的,还有买来等着升值的,自住和收租的差不太多,都得考虑考虑周边的环境,不能太差了,所以价格相对来说肯定要高一些,收租的话,房子稍微小一点,找准了租户人群,总价可能还能低一点。只是买来升值的话,限制就比较小了,如今帝都和海市的潜力还完全没有被开发出来,就算是郊区的房子也有很大的升值潜力,我大概给你说说我了解到的现在的房价,你按需求和资金做选择就可以了……”

“帝都还是太远了,房价也贵些,看房也麻烦,估摸着要买就是在海市买了,而且我和你哥存款统共也没多少,海市地段好的房子也买不起,我们工作都在南平,短时间内都没有去海市定居的想法,出租也不行,主要人不在附近,收租子都麻烦”,苏彩琢磨着:“所以这买来可能就是等升值的了。”

亦清清点点头,她觉得嫂子分析的很有道理,心里有数就错不了!

“清清,你说我和你哥再攒两年,到时候想办法买个海市郊区长江边上带院子的房子咋样儿?

我就是觉得咱们大院儿的楼房住着热闹是热闹,就是太挤了些,孩子们想跑跑跳跳的,还得到楼下去,得着人看着,地方也不大,我就想着要是自家有个院子多好啊,孩子们在自己院子里玩儿也安全。

而且年轻时觉得没啥,年纪上来了,清净点,风景好点的地方更适合休养身体,就算到时候这房子没有咋赚钱,也可以留着等爸妈退休了,或者我和你哥退休了去住,到时候可以在院子里种点菜,种两棵果树,爸还能去江边钓鱼……”

苏彩还是想了兜底办法,她是希望,就算没有赚到钱,这花了一大笔钱的房子也能给家里人带来一定的情感价值。

“钓鱼啊……”亦建设摸了摸下巴,被儿媳妇儿描述的房子吸引住了。

“这倒是,大院儿几个花坛里那点菜地大家都抢破头了,要是咱们家有个自己的院子就好了,种点菜能省不少钱呢!”赵香兰也说。

“种果果!”小慧拍掌欢呼,显然是很喜欢。

“其实如果是买来自住,咱就在县里买也不错啊,临河带院子的房子应该也有吧?”亦志刚说,他也知道现在家里有点住不开了,尤其是小慧和思思再长大些,也得有个小房间才成,不能总和他们住。

买海市的房子想住还得等退休,买县里的房子就能直接住,而且县里的房子肯定更便宜,买哪个还用选?

亦清清刚想肯定嫂子的想法,这不就是海市郊区江景小别墅吗?甭管是在海市那个方向的郊区,肯定是亏不了,这眼光可真好!

但听她哥一打岔,要把房子买回南平县,嫂嫂、爸妈甚至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