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节(1 / 3)

加入书签

“那来来,云孤远,我们一起?”亦清清看向剩下两人。

钱来来没有意见,云孤远也点点头,把自己的行李扔在了屋门口,拿着巷子里树着的那把烂扫帚就率先进了亦清清的房间。

亦清清赶紧跟了进去,“今天大家都累了,就把炕清清,先对付一晚吧!”

“我也是这么想的”,钱来来说,“我真的是恨不得倒头就睡,饭都没胃口吃了,可这到处是灰,真是无处可坐。”

然后,云孤远先把炕上的积灰扫下来,亦清清和钱来来就拿着抹布上去擦。

土炕的灰是怎么都无法完全擦干净的,还是云孤远拿来了一些旧报纸,垫在了炕上,亦清清才把包袱里的铺盖拿出来铺了上去。

然后几人又去钱来来屋里,最后才轮到云孤远。

“大队长来了,你们先出去一下。”刚把云孤远屋里的炕清扫好,赵芳就来通知了。

“哎!”亦清清答应了一声,待赵芳往里去通知李梦雪他们了,她转头提醒了两人一句,“你们带锁了吗?带了的话,记得把门锁上,没带的话,可以先把贵重物品放我屋里,或者随身携带。”

云孤远带了锁,钱来来没有,她知道厉害,她的钱要是丢了,短时间家里绝对是没法再寄过来了,便把钱票什么的都拿出来放在身上。

等亦清清和云孤远各自锁好门,李梦雪他们出来了。

“呀,你们还带锁了?”郑晓龙惊讶道。

“都是我妈想得周到”,亦清清笑着说,她现在真是感谢赵香兰为她的考虑,电筒和锁头这样细小的东西她都为她想到了。

“你妈可真宠你”,李梦雪说,她是靠超市空间才过的这么滋润,而亦清清完全是因为有个好妈,什么都给她准备好了。

桂花婶儿

赵有田赶着牛车拉来了借给她们的口粮,“每人十斤高粱面十斤玉米面,省着点吃够吃上一个多月的,已经记账上了,秋收后要还。另外你们今儿到的晚,知青点里面的好些屋子有段时间没住人了,你们明天就都歇上两天,收拾收拾屋子,大后天再开始上工。”

“有田叔辛苦了!”亦清清嘴甜的道谢。

“谢谢大队长!”刘春杏紧跟着说。

“大队长慢走!”

“大队长再见!”

其他人也纷纷跟大队长告别。

“诶,快进屋去吧”,赵有田笑得满脸褶子,这回的知青倒是都挺有礼貌的,特别是小亦知青,嘴甜得很。

等大队长走远了,王玲玲才抱怨了一句,“这粮食也太少了。”

“是啊,可能队里也不宽裕吧”,刘春杏也说。

亦清清打了个哈欠,“我困了,先回去睡觉了,明天还有得忙呢!”

这一晚,亦清清吃了一点儿点心,连衣服都没换,就这么合衣躺在炕上睡了一晚。

第二天天微微亮,亦清清就拿着一斤红糖,去了大队长家,她昨儿特意问了大队长家的位置。

到了门口,正看到一个大婶端着盆出来倒水,“请问这是有田叔家吗?”

“哎,你是?”

“我是昨儿刚来的知青,您叫我小亦就行,您就是桂花婶子吧,我有点小事想找有田叔帮帮忙”,亦清清说着把手里的红糖塞到了林桂花手里,“给孩子们甜甜嘴。”

“哎哟,是小亦知青啊,昨儿你有田叔回来就说,你们这批知青,你看起来最懂事,来就来,带东西干啥,快进来”,林桂花嘴里推拒,手却稳稳的接住了礼,回头冲屋里喊,“有田,小亦知青来了!”

亦清清进了屋,就见赵有田坐在炕上,应该是刚吃完饭,见她进来,忙招手让她坐下。

“叔,我就不跟您客套了,我想自己开火,想找人帮忙垒个土灶,另外还想添置些东西,昨儿听您说村里有个老木匠手艺不错,能用粮食跟他换东西,就想找您牵个线,能行不?”亦清清开门见山道。

“唉哟,这事啊,用不上你有田叔,桂花婶儿就能帮你干了,也不亏着你这一斤红糖”,林桂花拍着胸脯保证。

赵有田想了想,也说,“你桂花婶儿上午有时间,你还缺些什么,尽管问她,保管帮你办妥了。”

“那感情好,我这算是找对人了”,亦清清笑道。

“走,我这就带你去找人,晚了怕就去上工了”,林桂花说。

“桂花婶子,我看你们家炕上,垫了层草席,这个是咱村里人做的吗?”亦清清想到自己那灰扑扑的土炕,垫个草席就清爽多了,也不怕脏了铺盖。

“这东西啊,家家户户的女人都会做,不过啊,要属我那老姐妹手艺最好,不仅草席比别家编的紧实,连扫帚、背篓啥的都会做呢!”林桂花自豪的说。

亦清清眼睛一亮,“这草席、扫帚、背篓能用粮食换不?”

“队上借你们的粮,都不够吃的吧,你都拿去换了,后面吃啥?”林桂花提醒道。

“没事,不瞒您说,我是被新进门的嫂子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