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节(1 / 3)

加入书签

他每天晚上打家具,白天挣工分,等抢收过了,再找人起房子,房子有了,家具也有了,珍珍嫁过来就可以像在苏家一样住着青砖大瓦房,精致的大房间。

“好,好。”霍父嘴里掩盖不住笑容,乐呵呵的看着这些红木,他好久没有那么高兴了,这些不仅仅是家具,更是意味着儿子的终身大事。

珍丫头家那么有钱,他家一穷二白的,要是嫁过来什么都没有,别说苏老兄了,他觉得委屈了珍丫头。

虽然说这年头娶媳妇大家都是拿几十斤粮食当彩礼,摆几桌,就算娶进门了。

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但当父母谁不想女儿风风光光的嫁人。

上门感谢

自从身子慢慢好转了后,霍父觉得现在的日子慢慢有了盼头。

自己起码不是儿子的累赘了。

霍父和霍言在院子量木头,锯长短,天色黑了起来。

农村的夜晚,偶尔有几声狗叫声,剩余的时间显得格外安静,天上有星星点点的星星闪烁,使得村里的的夜晚宁静而又祥和。

霍父洗了澡回房休息,剩下霍言一个人借着皎洁的一丝丝月光,把木头锯出的家具雏形。

一片灰云把月亮挡住月光,霍言才放下长锯,提了两桶自来水冲洗。

……

苏珍珍在房间点了煤灯,打开了三哥包裹,拿出一封信仔细看信件里的内容,内容都是大同小异,但是苏珍珍从文字里感受到三哥浓浓的关心。

每一行字都在述说三哥对她的关心,对家里的思念。

想想三哥出去当兵已经三年了,而且三年来从来没有得回过家一趟,有好几次信里说有假期回家,又因为临时有紧急任务,又不能回来。

娘嘴上说三哥回不回都无所谓,但心里还是想念儿子回家的。

每次三哥写信说有假期回家,娘早早就上街赶集割了肉,买的都是三哥爱吃的菜,还叫几个哥哥去车站等三哥回来。

也不知道今年三哥能不能回家。

苏珍珍拿起了笔认真的写着回信,又问奶奶和爹娘,三个哥哥有没有想到三哥说的话,她一并写上去。

三个哥哥争先恐后的抢着说,苏珍珍记。

苏父苏母只有五个字:照顾好自己,儿子在外,照顾好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苏珍珍写了半个小时,就写了密密麻麻的一页纸,都全是家长里短的话,还有村里发生的一些趣事儿,苏四哥也絮絮叨叨的让苏珍珍写进去。

“行了,没看到这张纸写满了吗,我闺女写得手都累了。”苏母打断四儿子的话,要是她不打断,这老四能巴拉巴拉的说一天,比女人还能唠叨。

苏母不让苏四哥说了,苏珍珍停手下来,打开小木盒,里面又是一些发夹,头绳之类的,不过比公社里的好看几倍。

这些发夹和头绳简单而又大方精致。

苏珍珍拿了两根给苏大哥和苏二哥让他们给大嫂二嫂。

“给,媳妇,我三弟寄给小妹的,小妹让我给你。媳妇你可得对我小妹好啊,你看多看的发夹和头绳,我小妹眼睛都不眨一下就给你了。”苏大哥把发夹和头绳从口袋里掏出来认真的说道。

苏大嫂开心的拿起发夹,夹在头上,又绑了头绳,开心的照着镜子。“我晓得的,小妹就是我的亲妹子,要是有谁欺负她,我第一个不依。”谁家小姑像她家小姑一样,那么好看的头绳舍得分给嫂子的,只有她家小姑。

她洗衣服的时候听虎子媳妇说了她家小姑还抢虎子媳妇的黑色头绳,当小姑的抢嫂子头绳,虎子媳妇敢怒不敢言,天天和她抱怨虎子家的小姑有多过分。

不像她家小姑,人美,心善,又大方。

“小丽,给我小妹给你的。”苏二哥进房间就拿出头绳给苏二嫂。“娘说了,这头绳可贵呢,这款式供销社都没得买,你可得记我小妹的好。”

“不用你说,咱家小妹最好。”苏二嫂笑咯咯接过头绳,虽说她们整天干活,但是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谁都喜欢好看的东西,特别是小姑给的都是好看又贵的玩意。她戴出头很多媳妇都羡慕她有。

“娘,好看,小姑姑更好看。”二壮看着娘拿圆镜子打扮,小暖男奶声奶气的夸赞。

苏二嫂撇了一眼儿子没说话:……说她好看就好看呗,非要在后面加一句,小姑好看她知道,但也没必要说出来啊。

早上,乡间小道上人来来往往的拿着工具上工。

金灿灿麦田犹如一幅画。

鸟儿在树林里飞来飞去。

“你好,请问苏珍珍同志的家怎么走。”农建业拉着壮小伙子问。

“你是我小妹有什么事吗?”农建业问的正是苏大哥,苏大哥警惕的看着眼前的农建业。

“呵,原来是珍珍姑娘的哥哥,你好,我叫农建业,你妹妹昨天救了我女儿,我带我爱人上门感谢。”农建业爽朗的开口,还伸出右手和苏大哥握手。

苏大哥想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