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5节(2 / 3)

加入书签

正好,回家了阿婆多给我做些好吃的。”梁辞揽着阿婆笑着道。

伯父伯母现在搬了过来,和阿公阿婆住在一楼,大堂哥一家还住在原来的房子,但是平常两个孩子都是在这边待着,晚上吃了饭才跟着他们的阿爸阿妈回家睡觉去。一下子,这边的家里比以前热闹多了。

喵喵和汪汪跟着回来只害羞了不到半小时,很快就撒腿去跟着小侄子小侄女玩。才半天,就已经对家里熟悉起来。

家里人爱屋及乌,对着它们这两只都喜欢得很,好吃的给喂着,阿公翻出他的工具箱,要给这两只搭个大房子。是为了弥补去年八月去京城的遗憾。

当时在京城的家里,阿公说要自己给喵喵和汪汪做个木屋子,最后忙来忙去也没做成,现在回来家里这边了,阿公手里工具齐全,木料也好找,说干就干。

做好后喵喵和汪汪都很喜欢,绕着木屋子转来转去。

梁辞回来只被问了一次关于孩子的事情,知道她和徐暮商量好了后,家里的长辈也不再多问了,也不摧着她早点生孩子。

听说徐朗已经谈对象了,阿婆跟自己家孩子快要结婚成家了一样高兴,“要不怎么说好饭不怕晚呢,咱们家的孩子结婚晚,但是个个都嫁得好娶得好。”

顺着就说到了梁真真,现在她脾气收敛了很多,虽然还是没结婚的打算,但是家里也没逼着催着她非得去相亲,觉得这样也很不错了。

回到西塘村,就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情,徐暮和徐朗都听得认真,时不时地还跟着阿公、大伯出去村里晃悠。

村子里修上了水泥路,宽敞又平整,比起镇上街道的路面还要好。西江岸边正在做栏杆,防着村里的孩子偷偷跑江里玩水。靠山临水,鸟语花香,像个桃花源。

“村里基本都起了新房子,村尾那儿还要建个新小学,场地挺大的,等西江沿岸的路给修平整了,临近的两个村也把孩子往这边送,咱们村子就更热闹了。”阿公背着手慢悠悠地走,给徐暮指了指旁边正在装修的房子,“等搞好了,杂货铺就给搬到这里来,这么大个铺子,我看以后都不用到镇上买东西了。”

村长远远地就看见了徐暮,硬要拉着他去看看西塘村现在的药田。

晚上徐朗拎着酒去和梁辞三个哥哥凑一起,又叫了村子里几个青年人,热热闹闹地猜码喝酒。而徐暮陪着梁辞去村委刚建好的学校看人家唱大戏。

他调侃道:“大哥比我还喜欢回这边过年,你看他,和人家称兄道弟的不知道多爽快。”

“我都叫你跟他们去了,你非要跟我来看戏。你看你又不喜欢,看着也无聊,要不你回去找大哥他们?”

徐暮还是一动不动,甚至还往她那边挨得更近了些,嘟囔道:“我酒量不好,就不和他们拼酒了。”

实际上,他是觉得在京城的时候,她忙学习,他忙工作,难得过年了俩人能清静下来,他就想多和她待一起。

至于台上的大戏听不听得懂也无所谓,看着装扮,知道这个是孙悟空,那个是猪八戒,大家说抢媳妇儿,他大概也能猜到台上在讲什么。

台上咿咿呀呀地唱着,徐暮听得昏昏欲睡,什么时候靠在梁辞肩膀上睡着的也不知道。坐在周围的人看到了,都偷偷地捂嘴笑。

村子里年味十足,年初八前大家都还忙着走亲戚,今天不是这家有亲戚,就是那家有。他们自己家里也不少亲戚走动,热闹了好多天。

一晃就过了元宵,找徐暮的电话多了起来,梁辞也临近开学,再怎么舍不得走还是得收拾行李回京城了。

伯母把人往车上赶,“下次放假了再回来,家里有我和你伯父看着,放心吧。”

江小秋没跟着上车,站在家门口朝她挥了挥手,“好好的,等着你暑假回来。”

梁明光坚持要把他们送到火车站去,路上坐大巴时,徐暮贴心地把梁辞身边的位置给让了出去,自己和徐朗坐一起。

梁辞还保留每周给家里写信的习惯,大事小事都说,所以哪怕半年回来一次,梁明光和她聊起她的事情也十分熟悉。

送到了车上,眼看车子就要开了,梁明光被催着下了车,站在车外一直挥手。

喵喵和汪汪到了车上才察觉到自己要回京城了,在西塘村过了这么多天全家围着捧着的好日子,乍然要回去了,现在情绪不太高。

等小侄女早上醒来找不到这两只小伙伴了,还不知道得哭成什么样呢。

回到家,梁辞没空伤感,一脑袋扎进了学习中。首先得把纪博斌寄过来的那部分材料给整理汇总,最后形成了最后的作业。接着还得再把下学期要学的快速预习一遍。

徐暮一边在看交上来的文件材料,一边笑她:“临近开学补作业,你还好意思笑侄子。”

“你别说话,打断我思路了!”

徐暮挑了挑眉,有人每次被戳到痛脚了就喜欢先倒打一耙。

“你作业能今天完成不?明天咱们出去买些东西,大后天要去岑老师家里拜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