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节(2 / 4)

加入书签

先生寄钱寄东西过来,也不忘给老先生的外甥寄一份,现在知道那人还算是孝顺,心里好受了许多。

老人家已经不记事了,徐暮这次来也就是想着顺道看看,没打算留下来回忆以前的事情。把东西留下,又给老先生塞了些钱,徐暮就说要去找村长知会一声迁坟的事情。

老先生的儿媳妇算盘打得响,知道徐暮就是平时寄钱寄东西来的大老板,赶紧找了自家男人回来,一个劲地劝徐暮留下来吃饭,还去把村长请了过来吃饭,这样一来,徐暮就得留下来吃饭了。

村长知道徐暮是在京城里做生意的,还想起当年村子里搞□□的那些事情,都知道人家是被平反了,但心里多少有些害怕,毕竟他也没少做混账事。现在徐暮说要把坟迁走,他是巴不得,其实就是心里有鬼,看别人都是鬼。

老先生的儿媳妇是口气大的,想着自家老爷子算是对徐暮有恩情,而徐暮这个人看着也是重情义的,当下就拉着年纪比较大的一双儿女过来,想着让徐暮把他们带去京城给安排工作。

徐暮筷子都没怎么动,完全不接那女人的话,只当作没听到,等和村长说好了时间,就拍拍衣服准备走人。

那女人还想跟着走上前上前说话,徐暮就道:“看在老先生的份上,寄钱寄东西已经算是便宜你们了,别得寸进尺小心什么都没有。要说恩情,哼,这几年还得也够多了。”

徐暮最后那轻飘飘的一眼,让她不敢再说下去了。

最后徐暮的目光落在旁边扭捏着掐着嗓子说话的二十三岁左右的姑娘,轻嗤一声,不客气地道:“你是嫁出去了又离婚回来了?也是,就你这种把人往荆棘里踹的人,谁家敢娶回去招晦气。”

一句话把那姑娘说得煞白了一张脸,后面她父母哥哥也不敢再和徐暮提什么恩情的事了。

刚往外走几步,徐朗忍不住了,厉声问:“她把你踹荆棘里了?”

徐暮知道他哥想歪了,赶紧道:“不是,是村里另外一个姑娘,平时和她关系挺好的,去山上的时候暗地里把人踹荆棘里,被我不小心看见了,后来那姑娘的亲事没成。我去写信举报过,人家不信。不过被踹的那姑娘也活该,都不是好东西。”

“真是好竹出歹笋。”

徐朗松了松筋骨,道:“你不是说等办完事了,要回来揍人吗?走,带哥先去认认人。”

徐暮笑了下,走路的步伐都轻快了很多。

路过某处已经没有牛棚的杂草丛生的空地,徐暮转头去多看了几眼,好似看见了坐在大石块上等着哥哥回来带他报仇回去的自己,跨越时间和那时候的自己眨了眨眼,好像在说:

“大哥回来了,咱这就打回去。”

梁辞想着徐暮最多去半个月就该回来了, 但是快到半个月时,没等到人回来,反而等到了他的电话, 说是日子不太合适,得多耽搁几天。

她就担心他是不是再外面惹事了,但是有徐朗在, 又想着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才对。

开学差不多两个月, 今年的半期考安排得很突然,像是老师们提前商量好的要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想看看没有时间复习的话,他们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来。

在一个寻常的星期一, 大家懒洋洋地赶在上课前走进教授, 然后就被告知连续三天进行半期考考试, 甚至他们都不知道下一门即将要考什么。

有不少同学在私底下说,等考完这次, 老师们会综合所有的半期考和期末考成绩, 一一对学生们进行评分, 这个分数虽然不会公布出去, 但是老师们的评语对他们毕业后能分配到什么样的单位还是起很大重用的,如果得的评分太低, 想要扭转的话, 只能在大四这年找个好的单位实习好好表现了。

但这些都是前几届传下来的流言,至今没有人证实其可靠性,就连老师也明确说过不会这么草率地评判一个学生以至于影响他们的前途。但是这种关乎未来的大事, 许多人都是宁可信其有。

于是, 这场临时的半期考, 让不少人开始对以后的工作去向心灰意冷。

梁辞的宿舍还好, 有四个人都决定要考研究生的,方雯雯则是从来没掉出来过前十名,在老师那里也算能叫得上名字。唯一产生焦虑的只有夏红旗一人,她挂过科,甚至还有课程是要等到大四再和下一届重修的,成绩不够好不说,大四还得去重修课程会影响她出去实习。

也可能是现在大家把未来这个话题讨论得热闹了,班上的同学也开始有同学考虑考研究生的事情,甚至还有同学来跟梁辞借资料。

其中就有之前给她造谣被告到辅导员那里的同学,梁辞理都不理,直接就说不借。把人气得想哭又找不到借口发火,在她宿舍说不下去了就跑了。

黄晴看着那同学跑了出去,笑了下,“你这几天火气很大啊。”

在宿舍的时候,她们默契地不谈梁辞和徐暮相关的事情,就算说也都不直白地说出来,梁辞光是看一下黄晴的眼神,就知道了她的意思。

黄晴又在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