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节(2 / 3)

加入书签

,注意出行安全。”

“是,祭酒大人!”

第二日,新入学的监生们住在京城的大多都离开了国子监,剩下的监生们大多在舍中休息,偌大的国子监,一时间显得有些空空荡荡。

清晨,祁云峥与司业大人一道,去宫中面圣。

司业大人闷着不说话,祁云峥也并未开口,只与他沉默在马车中,马车颠簸,半途之中,司业大人怀中忽然有一物什掉了出来。

祁云峥不等司业大人反应,便直接捡了起来。

“哎哎哎,别看……” 司业大人开口有些慌乱。

祁云峥一开始不打算看,司业大人一开口,他眉头微蹙,修长的手指一动,轻易便打开了那张像是折叠整齐的题纸一般的东西。

赫然是江眠月此次考试的题纸。

司业大人捂住了老脸。

作者有话说:

祁云峥:解释一下。

司业大人:……

(1)宋代苏轼 《西江月·平山堂》“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祁云峥快速将那文章扫了一遍, 眼神复杂的看了司业大人一眼,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去面圣还带着监生们的题纸?司业大人,是我这次给您的事务过多了,处理不完?”

司业大人本就窘迫不已, 听到他这样问, 心中带着几分恼意。

“不多, 已经处理完了!”司业大人放下手,“这份题纸是面圣所用。”

祁云峥眉头微挑, “司业大人是觉得现在的待遇不够好?”

“不是, 您觉得我是那样肤浅之人?”司业大人硬着头皮说,“带来自有用处。”

祁云峥便也不再问, 可也并不急着把手中的东西还给他, 反而低头又看了一遍。

“写的不错。”祁云峥缓缓道。

“那是自然。”司业大人略有些骄傲, 眼神颇有些意味深长,“请祭酒大人将东西还给我吧。”

说完, 他伸出手,跟祁云峥讨要那题纸。

祁云峥手一顿, 半晌缓缓将那题纸放在了他的手上。

便只见司业大人飞快的将东西收起,塞进了怀里。

祁云峥深深看了他一眼, 目光落在他怀中微鼓的一块,缓缓垂下了眼, 并不开口。

一路到宫中。

宫中气氛依旧如故, 司业大人则已经许久未来过,如今一到宫中 ,着实还有些紧张, 他紧紧跟在祁云峥的身后, 看着他修长的背影, 心中颇有些安全之感。

不得不说,祁云峥此人,除了在男女之事上令人诟病之外,其他的,不管是在什么方面,都极让人安心。

司业大人心情复杂,内心十分煎熬。

一路跟着祁云峥来到御书房门前,二人经过通传之后前后脚进了御书房,脚步刚迈进去,便听到皇上笑着说,“郭先生,您来了。”

司业大人一听这称呼,眼眶微红,上前几步跪了下来,“皇上……”

“快快请起。”皇上立刻将司业大人扶起,吩咐一旁的太监,“赐座。”

“多谢皇上。”司业大人感动的热泪盈眶。

祁云峥顺势行礼,皇上看了一眼,道,“恕之,只一月不见,怎么就瘦了,是不是平日里太过辛苦。”

“多谢皇上关爱,微臣一切尚好。”祁云峥应道。

自当今皇帝登基以来,因百废待兴,官员寥落,上朝几次,发觉官员少得可怜,且群臣平日里忙于公务本就疲于奔命,还要一早便赶来上朝,着实是耗费不必要的功夫,皇上便大刀阔斧将历朝历代日日上朝的规矩改了,平日里以奏章互通有无,若有事禀报,便来御书房亲口与皇上议事。

国子监事务大部分可自行处置,来的相当少,皇上难得见祭酒,更没必要见司业大人,如此一来,便是十几年未见过他。

“恩师,您老了。”皇上眼中有些怅然,“当年见您,还是意气风发的书生,如今却已年过花甲,时光易逝啊。”

“皇上说的是。”司业大人也面带愁绪,眼眶湿润,“臣,确实老了。”

“唉。”

两人相互叹气,祁云峥面无表情立在一旁,如一棵巍然屹立的青松,默默无言。

“不说这个了,说说你的来意吧。”皇上悠然道,“怎么,听闻您忽然要告老还乡,是身子不适?”

“是,老臣……确实身子不适。”话已经到此,司业大人无法搪塞,只得如此应答,“还请皇上谅解。”

“自然是谅解的。”皇上靠在龙椅上,慢悠悠的说,“只是如今国子监也是事务繁忙,您多谋善断,恕之离了您,也不知这国子监能不能正常运转。”

司业大人老脸一红,看了一眼祁云峥,心中着实有些羞燥,这话虽说是站在他的角度抬举他,可司业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