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节(2 / 3)

加入书签

等的考生,再由国子监监事大臣和祭酒大人再行考试,第二场考试为“考验”。

只有考验通过,成绩再为一二等者,才准许入监学习。

原本这些只有男子可以参与,但是东梁朝刚刚建立尚未稳固,青年男子大多死于战场,如今边防仍需大量男丁固守,当今圣上大笔一挥,大刀阔斧的将科举考学的法度改了,让女子也能读书做官为朝廷所用。

江眠月不禁庆幸,自己如今还能靠着这些,改变以后的一切。

距离江家出事,还有一年。

还来得及。

两日后,是个大晴天。

江眠月推门便只见碧空万里,秋风舒爽,大雁翩飞。

她身着青色衣衫,取了平日里的发簪,只简单束发,除了偏长的青色发带之外,便没有其他饰物。

即便如此,她略显苍白的面容,也是妍姿艳质令人无法忽略。

她只庆幸,好在这月信也就前两天难捱些,到了这一日,她已精神了许多,参加考到已无大碍。

江眠月在家人的目送之下上了马车,一路畅通无阻,行至下马碑前,她便事先下了马车,看远处一路槐阴夹道,儒雅闲适。

走过集贤门,太学门,便可见太学门北面的甬道上,立着一座七楼四柱三洞的牌坊,壁雕盘龙,上有黄色琉璃瓦。

江眠月此时来到琉璃牌坊面前,一阵秋风过,顿觉阳光刺目,不由得用手遮住那晃人的灿阳,仰头看着那五彩琉璃,心中却如有鼓擂动,难以平复。

周围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权贵、贫民、少年、姑娘……都将从此琉璃牌坊之下走过,进入国子监,一视同仁,同堂读书。

而上辈子,她便是在这里长跪不起,等来的却仍旧是不予入学的结果。

她看着琉璃牌坊,久久伫立,眼眸泛红。

秋风吹过,过路的监生们声音稍显嘈杂,却又充满了朝气。

不远处的槐树荫下,一位老者与一位身量颇高的男子,看着门口即将入学的人们,时不时聊两句。

那老者须发皆白,正是即将给各位监生考到的司业大人。

而另一位男子长身玉立,松形鹤骨,只简单伫立于此,便惹得过路之人频频回盼,实乃超世绝俗之表。

“祭酒大人,您看今年这些监生们,如何?”司业大人笑着看向身边的祭酒大人,虽对方极为年轻,可老者声音中却带着些恭敬。

祭酒大人看了一眼琉璃牌坊下、人头攒动之中的那个娇小身影,眸光浅淡,只手中轻轻把玩着一卷书册。

槐荫之下,可见他手若竹节,玉白而有力,中指关节处,显而易见一颗殷红的小痣。

“试了才知。”

作者有话说:

司业大人:今年的学生们来了。

祁祭酒:我老婆来了。

琉璃牌坊之下,那少女一身青衫,面如皎月,阳光洒在她的面上,面容泛起柔和的光线,白玉般无瑕。

她此时正呆呆的看着琉璃牌坊上的大字,仰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她并没有在那牌坊之下站多久,很快,便有一男子快步来到她跟前,气喘吁吁地与她说话,脸上带着略微讨好的笑意。

那男子看起来比她略微年长些,一双丹凤眼,远看倒是人模人样。

“眠眠!还好赶上了。”陆迁喘着气,看着江眠月,眼神发亮。

江眠月在此时看到陆迁,颇有些震惊,一时间无法控制好自己此时的面容表情。

他怎么这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他是来确认那药有没有起作用的吗?

还是说,他要咿嘩在这儿做些其他的事情,阻止她参加考到?

江眠月满心防备,面上却不显,只显露出疑惑的情绪,浅浅一笑,问,“陆迁哥哥这时候来做什么,我马上就要进去了。”

“吓着了吧。”陆迁灼灼看着她,仔细看着她的眉眼,似乎想要看出些什么端倪,他笑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来。

江眠月看着眼前这前世从未出现过的新物什,猜测恐怕是香囊之类的。

她睫毛颤了颤,缓缓说,“陆迁哥哥,我一般不用香……”

陆迁手指一僵,忽然朝着她笑起来,“我还不了解你吗,眠眠,其他姑娘家都爱胭脂水粉,书画刺绣,你从小就跟其他姑娘家不同,不喜欢在身上用香囊。”

江眠月便看着他将那布包缓缓打开,里面摆着一个小巧可爱的,红色祈福袋。

“我娘去金铭寺求来的,保你此次考到顺利。”陆迁捉过她的手,将那刺绣的祈福袋放在她的手掌心,“今日鸡鸣时,我娘亲就去了,费了百般功夫这才弄到,你随身带好。”

江眠月掀起如水般的眸子,静静看着他,那眼神虽温柔,可陆迁却觉得自己仿佛被她轻描淡写的眼神看透一般。

他的额头上也缓缓冒出了些冷汗,他笨拙的笑着,仿佛一个将满怀真心捧给她的赤诚之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