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4章 万民动容(1 / 2)

加入书签

“打赢了我们打赢了!”

“我们胜了!邺城守住了!”

“殿下英武!殿下英武!”

“大风!大风!大风!”

伴随着一声整天嘶吼传开,守城军民们的呼啸响彻了东门,传遍了整个邺城,在上空盘旋回荡经久不息!

王府、县衙、民居

各色人群细听之下满目惊疑,而后心头浮现了从未有过的振奋,不管不顾地向着东门汇聚而去,等他们走到城门前,却是见到了此生未有的惨像!

血流成河,尸骸如山!

曾经熟悉的东城门,眼下已经彻底染上了血色,并不宽敞的城门口,被穿着各异的尸体堵塞,门外的景象根本不得而知。

仅是一眼望去,所有人都感到了莫大的震撼和惊惧,仿佛亲历了那无比惨烈的肉搏血战!

短短半柱香不到。

民众和各色人群从城内四面八方赶来,满目震撼地呆立于原地,看着守城军民们的欢庆和血泪面容,心中的滋味无比复杂。

正是这些熟悉的面孔,以血肉之躯保卫了邺城,将战火阻拦在了城门之前,若没有殿下挺身而出,没有他们拼死守卫,后果难以想象!

邺城,战胜了蛮夷铁骑!

心情沉重地静立多时,众人才相信了奇迹般的胜利,随着负伤的守城军士和百姓欢呼出声,复杂的热泪滚出眼眶,一时情难自控。

在欢呼之中。

许朝元命令军士清理战场,随后向着坐在角落的殿下禀报战况,声音难以平静。

“启禀殿下,吐蕃骑兵几乎全灭,具体人数需要清点死尸方能确认,但绝不下千人,我军同样伤亡不轻,目前已知阵亡一百二十三人,伤患数百”

这场胜利实在太过艰难,力量的悬殊难以忽视。

秦风经历拼死血战,不知斩杀多少蛮夷,一身素衣已被血色染透,浑身都有了脱力的迹象,此刻听闻这种战果,神色沉重地点了点头。

“嗯,先清理战场,随后抚恤军民,此战惨烈至此,本王难辞其咎。”

身旁的王勋闻声皱眉,粗着嗓门急忙做礼。

“殿下!您为了邺城拼杀至此,大家都看在眼里,蛮夷凶悍无比,这一仗能打赢已经是难以想象的事了,您怎么能如此自责呢!”

许朝元也深感赞同,神色严肃地抱拳应声。

“殿下,战事生死难料,还望殿下勿用太过介怀”

望着同样浑身血污的两名将军,秦风神色严肃地点了点头,却是再未应声。

在开战前,他已经在脑海中设想了各种可能,也将地形分析得无比清楚,选择了最大胜率的血战之策。

之所以选择这种决绝的策略,只因来敌的声势太大,容不得邺城像以前那样的龟缩,否则的话,就算仗着连弩的威力熬过当前,吐蕃人得知了连弩,暂时退避锋芒,将来必有大祸。

眼下已经有千骑进犯,哪怕还不知缘由,却是实实在在的千人铁骑,战力和素养远胜从前,保不齐将来会有更大规摸的进犯。

若真让这些吐蕃骑兵返回报信,到了大军前来的那一天,邺城绝对没有任何生机可言。

边境本就动荡,大玄的繁华建立在多年的征战之上,看似威及四方,实际上诸多的弊端还未显现而已,南征北战十余年,军力已经到达了巅峰,同时也在急速的衰落,边境无暇顾及就是最好的证明。

秦风深信,假若有吐蕃铁骑军团进犯邺城,这无足轻重的弹丸之地大概率不会得到及时的救援,城破人亡必成定局。

至于他这个北王的安危,也没有太多的分量,最多也就是挑起两国纷争的借口罢了。

无论如何设想,此次来犯的吐蕃骑兵必须歼灭,这是邺城唯一的生存之道,也是最有可能做到的自救之路。

只是,代价实在有点大。

欢呼还在继续,远处而来的民众脸上满是振奋,也有深仇得报的痛快,同样有人痛哭不已,亲历了生离死别。

各异的悲欢浮现眼前,秦风感到了巨大的责任。

此战得胜,以五百新老军士和一些平民的混杂队伍,战胜了吐蕃铁骑近千人,的的确确是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奇迹之战。

与此同时,也有数百人伤亡!

秦风早有觉悟,也清楚今日必定是一场血战,伤亡惨烈。

只是亲眼目睹邺城的军民死伤在战事中,却是无法做到心无波澜,复杂心情难以开解,或许正如世人所言,世间事就算懂得道理,也未必能够依理行事。

望着不断抬出的死尸,无论胜利的荣耀,还是保家卫国的自豪,都在此刻湮没在了心头。

俗语云: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这话真是说得一点没错,也恰恰符合秦风此刻的心头感受,他经历了血战过后,深刻认识到了这一道理,也对于邺城和治下的所有军民更多了责任感。

将来的路,必然充满了艰难险阻。

缓缓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