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节(1 / 4)
议论军制
杨雄苦笑一声,点头叹道:“大宋并无良马产地,所有战马均来自西夏和金国,而两国皆与大宋为敌,所以马匹多是私贩而来。导致军中战马远远不够,而骑兵就更加稀少了。一匹良马价值万金,朝廷又将马匹养于百姓家中,大宋境内并无适合战马繁育之所,所养战马往往难以成活。”
李成闻言,真是心情沉重,宋代由于后汉时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胡人,北宋又没有能力夺回,使得中原屏障尽失,失去了最基本的战略防御,所以面对金兵处处被动。而北方良马的产地也都在胡人手中,使得宋军在机动性上就和金兵相差很大。
这一切先天不足,加上宋军军制上的缺点,使得北宋面对金兵铁骑总是处于防守,处处下风。再加上宋朝统治者的不思进取,没有危机意识,使得情况愈加严重。
看到李成眉头深锁,杨雄小心地道:“金宋之间虽然时有交战,但是终究还是没有什么战事,所以大人无需太过担忧!”
李成笑着叹气道:“如果金兵真的南下侵宋,将军又该怎么办?”
杨雄看着李成,有些犹豫地道:“金灭辽之后,和大宋却是没什么嫌隙,虽然金兵时有侵扰,但是却只是小股部落所为。若是侵宋,恐怕不大可能。”
李成叹了一口气,点头道:“本官想在地方上训练厢军,杨将军可有什么好的注意?”
杨雄点头道:“这个倒是可以,厢军虽然不及禁军,但是也多是壮丁,若勤加训练绝不输于禁军。”
李成闻言,点了点头道:“厢军若是能够训练的小有所成,地方上便可以不同倚重禁军了,这样,打起仗来也就可以随时征调,不用再捉襟见肘了。”
杨雄听到李成的这个办法,精神大振,点头道:“若是大人当真要整训厢军,杨雄一定紧随其后!”
李成立刻点头道:“这件事回太原之后再说吧,只是请将军有些准备。”
三天后,李成在五百亲兵的护卫下终于第二次来到了古城太原。望着阳光中,渐渐出现在视线中那高耸的城墙。李成不觉有些思绪纷杂。
古太原城,最早为战国时秦庄襄王四年所建,自从它建成之日起便成为中原重镇,千百年来一直都是北上、南下的咽喉要冲,由于它地处山西中北部的汾河谷地,“东带名关,北逼强胡,年谷独熟,人庶多资,斯四战之地,攻守之场也”,自古就是“河东之根本”,历代王朝极为重视的成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李成自然知道太原在地理位置上对于北宋的重要性,作为京师汴梁东北方向唯一的屏障,太原在战略上不算最好的,可是却已经是北宋面对金国最重要的防线,这里虽然部署了将近十万禁军,却由于地方政府无权指挥,面对金兵的小股袭扰大多是由驻守当地的厢军担任。
离太原城不到五里,就远远地看到一座临时搭起的凉棚下黑压压地站着一群人。李成极目远眺,隐隐地看到人群中两名身穿青袍五品官员带着一群身穿绿色公服官员,便知道是太原的地方官员前来迎接。
急忙取出公服换上,待马车来到凉棚前停下,这才扶着李全,走下马车。果然看到地方大小文武官员二十几名,已经迎了上来。
当先一名武平服色的文官,大约五十岁上下,体态微胖,须发花白,脸上倒没什么皱纹,,只是神情似乎有些尴尬。
看到李成走下马车,带着身后二十多名官员,上前拱手笑道:“下官太原知府周元礼,上次不知大人抵达太原,未及远迎,实在失礼。”
其实两人的职务是平级的,知府是用不着这样迎接刺史的。只是李成这时的品级却是四品。比知府整整高了两级,而且李成虽然是获罪出京为地方刺史,却没有消减品级,这才当时算是极为罕见的事情。而且这次最让这些地方官员震惊的是,李成几乎是用匪夷所思的速度拿下了为祸地方数年,历任官员都不敢招惹的何府,这实实在在地将这些官员吓了一大跳。作为太原知府,周元礼自然不敢托大。
看到周元礼脸上的近乎讨好的笑容,李成心里自然明白,不觉躬身还礼道:“各位客气了,下官这次行为莽撞了一点,倒是还要请大家见谅才是。”
看到李成态度温和,在场的几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周元礼笑道:“大人连续奔波,想必已经劳乏,下官等人已经略备酒席为大人接风,还请大人和杨副指挥室赏脸啊!”
李成笑道:“诸位一片心意,李成自然领受,只是今日的确疲倦不堪,若是再不回去休息,恐怕已经无力支撑了。还请各位见谅。”
说毕,向杨雄点头道:“请将军先回指挥所休息,李成先回刺史府中交接了印绶,明日我们再见吧。”
说到这里,向在场的官员们拱手一礼,这才转身登上马车,向城中驰去。
由于太原刺史并没有人在任,李成到任也只是在刺史府衙见了各处官员,清点了名册,接受的印绶,倒没有其他繁琐的事情。那护送李成前来的八名殿前亲军司的士兵,被李成特地按爬下去休息,又吩咐李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