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1节(2 / 4)

加入书签

!”

何栗冷冷地看着蔡京,怒道:“蔡大人果然不愧是误国误民之辈,令下官佩服!”

蔡京脸色一变,正要开口,殿内忽然传来静鞭那刺耳的轻响,殿内同时传来内侍那尖细嗓音的高呼:“皇上驾到!”

宋江起义

随着内侍那尖细的高呼,徽宗穿着明黄色织金绣龙袍,头上戴着黑色软翅幞巾;腰间围着和田白玉制成的玉带;脚上穿着粉底朝靴大步走进殿内。

看到殿内的众人,眉头紧皱地在御座上坐下,向伏在地上行礼的众人摆手道:“都平身吧,今日军报宋江乱匪正在进攻京西等地,地方州府纷纷求援,情势殊不乐观。众卿想必已经知道了,不知可有良策?”

这时,梁师成上前躬身道:“不过区区乱匪,皇上不必放在心上。只要地方加紧清剿,自然不会有事。”

蔡京在旁边冷笑道:“地方能够清剿的话,贼寇方腊也不会迟迟无法剿灭了!如今倒是童大人手握重兵,不妨有他分兵一部分,前去剿灭为好。”

徽宗闻言,眉头紧锁地摇头道:“还有什么良策?大家尽可直言,朕绝不怪罪。”

这时,高俅上前拱手道:“微臣身为太尉,自然应当身先士卒。所以特地向皇上请命,微臣亲自率军前去剿灭这伙不知天高地厚的狂贼!”

徽宗摇头道:“高爱卿乃是国之太尉,怎能亲临险境?只是爱清这片忠心果然可嘉!”

王黼上前道:“剿灭乱匪虽然是军中之事,但是文官也未必不可掌令军队,为了大宋的盛世乾坤,微臣自清前往剿灭贼寇!”

徽宗望着王黼,想了想,皱眉道:“爱卿乃是文官,乱匪一向残暴,若是出了事,朕岂不是少了左膀右臂?”

看到眼前这样君臣好戏,李成忍着心里的怒火,耐心观看,决定保持沉默,不搅合到这六贼的争斗中去。

正自思忖之间,只听中书舍人何栗朗声道:“之所以匪乱不断,乃是百姓无法承受苛捐杂税,皇上若能停止所有宫室营建,削减内廷支出,罢黜酷吏。使得百姓可以安居,自然不会再有乱匪犯上!世事自然昌平,那时才是大宋盛世!”

他话音未落,蔡京便冷笑道:“何大人,你这般沽名钓誉的论断,老朽实在无法苟同!皇上现在要的是平乱之策,不是你的高谈阔论!”

何栗气的脸色大变,正要反驳,徽宗冷冷地皱眉道:“众卿可有良策?若是没有良策就无需进言,其他的事情容后再说吧。”

这时看到躲在众人身后,一言不发的李成,不觉点头道:“李爱卿尚未进言,未知可有良策?”

李成这时正在回忆有关宋江的历史记载,和小说《水浒》里面的一些情节。看到徽宗竟然向自己问来,立刻整理了一下思绪,郑重地道:“微臣觉得,乱匪虽然难成大事,对我大宋不会造成什么危险,但是总让他们这样折腾下去,显然对谁都不好。”

他还没有说完,梁师成冷冷地插言道:“难道李舍人竟然能有良策解决此事?”

徽宗闻言,立刻点头道:“爱卿且说出来,朕好做决断!”

李成看了一眼眉头紧皱的何栗,暗自叹了一口气,无奈地道:“乱匪造反开始只是为了混点饭吃,为了不被饿死。但是宋江乱匪至今已经将近年逾,若是再乱下去,一旦和南方的方腊联起手来,外有异族虎视眈眈,大宋就真的很危险了!”

这话说的殿内众人都同时一惊,有心反驳,又找不到借口,只好纷纷地沉默了下去。

李成看着神色略显不安的徽宗,郑重地拱手道:“若是用武力镇压,一来,平定匪乱总要一到两年,耗时太久。二来,兵事一动耗费巨大,平添百姓重担。所以微臣觉得,平乱不如招安!”

此言一出,徽宗双目一亮,点头道:“好一个平乱不如招安!朕果然没有看错爱卿!”

李成看到徽宗认同自己的观点,信心大增,忙继续道:“招安宋江,朝廷只需增加几个官位,花费数千两纹银。而若继续打下去,所耗恐怕就这不是万两白银了!而且招安宋江后,正可让其前去平定方腊,可大大节省朝廷的负担。”

徽宗点头道:“依爱卿看,何人可以但当招安重任呢?”

迎着徽宗那期盼的目光,李成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殿内几人,低声道:“微臣举荐海州知府张叔夜。”

徽宗闻言,点头道:“既然李爱卿如此肯定,张叔夜又是一员老将,一向忠心耿耿,朕十分相信李爱卿,更相信张叔夜!”

说到这里,向身边的李公公吩咐道:“命张叔夜全权负责招降宋江一事,除了赐予宋江的官职要上报朕知之外,其余事项,有张叔夜自行决断。”

徽宗身边的大太监李彦忙领了旨意前去传旨,殿内的气氛终于渐渐轻松了一些。

徽宗看着李成,点头笑道:“爱卿真是国家栋梁,若是这次顺利招降宋江,朕一定要重重赏赐于你!”

这件事情虽然已经成为历史,李成也清楚地知道宋江等人招安后惨死的结局。但是,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