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9节(1 / 2)

加入书签

卢栩:“换到啦,煮!”

街上的百姓便纷纷高兴起来。

卢栩瞧着主街已经快清扫出来,夸赞道:“好快啊!这么快就把雪清完了。”

跟着他们跑的半大孩子们大着胆子搭话,“要是铁锹够,早就清完啦!”

大岐管制铁器,他们过来时连带个铁做的农具都要登记检查半天,到了关外更是没地方买,北庭县也很缺农具。

卢栩夸道:“干得不错!房顶扫了吗?”

小孩和街上的人七嘴八舌的喊着,有的扫了,有的没扫。

卢栩:“明天咱们扫房顶!”

“好!”

卢栩一路走,一路聊,从卢舟怀里拿来松子,给这个抓一点儿,给那个抓一点儿,走到县衙,吸引了一路的小孩儿。

到了县衙门口,卢栩一指墙上的字,问道:“谁会啦?”

刚刚还在跟着他嘻嘻哈哈的孩子们一僵,呼啦一下扛着扫把、铁锹跑了。

“我们去扫雪!”

卢栩啧一声,“学会了有奖励!小孩会了奖糖吃,出息呢?!”

凑在衙门口喝汤、取暖的人群一阵哄笑。

大人要干活儿,早上还有一群人在学,颜君齐一动员去清扫街道修房子,有力气的全跟着去了。

有空耗在这儿认字的主力就是十岁以下的小孩和干不动体力活的老人。

学的最快的是个叫狗娃的七岁的小孩儿,靠记性好能念对一大半,一换顺序又懵了,今天卢舟在登记做工名单时,狗娃就蹲在他旁边哼哧哼哧背,到哪儿忘了就问问卢舟,他誓要将面粉和米都领回家。

记的最牢的,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冷了就到汤锅附近烤烤火,暖和了再去墙边记,拄着拐杖来来回回一趟一趟走,是狗娃的最大竞争对手。

城内大多人家贫寒,舍不得成天烧火,孩子在家也是冻得哆哆嗦嗦,有人见状,干脆把自己孩子也领这儿了,大孩子看着小孩子,还有一群老人帮忙看着,有一群小伙伴玩,孩子饿了冷了能去领口汤,烤烤火,比在家挨冻强多了。

于是,他们北庭县衙门口就出现了东西南北、四面八方各种各样的口音,老人孩子操着各自的方言聊天,连蒙带猜,鸡同鸭讲,场面混乱又热闹,搞得他们衙门特别没威严。

上午有风,颜君齐便叫他们到衙门里休息。

前任县令管理有方,他们县衙也没什么要紧的案件,颜君齐上任来,只有几件偷窃和拌口角打架的小案子,他快刀斩乱麻的处理了,剩下的,就是前任县令遗留的,也是整个北庭县最多、最广、最集中的一类案子——

军户们的田地被蛮人占了。

这要徐徐图之,颜君齐还在想办法,冬日严寒,他们人手不足,还不便去找蛮人谈判。

除了这些,衙门没案子了。颜君齐叫当值的官差将存放档案等资料的屋子锁上,把衙门的空屋子借给老人孩子休息用。

不刮风还好,一刮风,外面就不能待了。北风呼啸,热汤没喝完就得吹凉。

卢栩回来时,老人和年纪大的孩子已经去门口休息认字了,年纪小的还在衙门院里玩,卢栩瞧见了,深感有必要搞个幼儿园,老师都不用聘,就那群老人就行。

家里没空管的大小孩子往里面一丢,旁边再盖个书院和手艺培训班,想识字的去书院,想学手艺的去培训班,到时候君齐兼职个校长,卢舟当老师,他兼职当个教导主任。

反正关外冬天长夏天短,该农忙时都去忙,冬天进城了,就干干手工上上学。

到时候什么蒙学、算学通通教,男娃女娃都能学,以后要是有蛮人愿意来,还能再教一门小语种。

谁叫他们这儿山高皇帝远,除了蛮人就是穷人,没人告状没人参,只要浪得起,他们自己说了算,想怎么浪就怎么浪。

卢栩手舞足蹈和颜君齐分享他的新计划,得到颜君齐和卢舟的一致支持和花式夸赞,夸得他飘飘然。

他忍不住拍拍卢舟夸道:“你说的没错,知我者,贺太师也,贺太师果然是我的伯乐,这地方才适合我!”

卢舟:“……”

颜君齐:“……”

是谁一路骂了贺太师两个月?

是谁张口闭口姓贺的都不是好人?

还有,伯乐又是谁?

卢栩瞧着那群或蹲或站在墙边愁眉苦脸记字认字的小萝卜,忍不住哈哈笑,来吧,面对扫盲的快乐吧!学会了他就往另一块儿墙上写九九乘法表,该学的,一个也跑不了。

卢栩涌起无限动力,他得赚钱!

他要盖学校!

他要当最可怕的教导主任!

作者有话要说:

卢·未来教导主任·栩:打不过就加入,勇者都要变恶龙,感谢贺太师给我机会,颤抖吧!调皮捣蛋的学生们~~!

和平鹅

三天后,卢栩如约抵达。

德巴克部也已经邀请了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