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6节(1 / 2)

加入书签

城里有钱人家有什么喜事图个热闹,都会来定。尤其是和孩子、老人相关的,这东西不需要什么牙口,还又香又甜,老少都爱吃。

只可惜新鲜的点心不耐放,冬天也储存不了几天。

寒露小夏还没想好哪天关门呢,就有人问起哪天开门了。

不出正月还是年,若用这些点心招待亲戚,主人家十分有面子。

于是,她们甜品店开门日子从十八挪到十六,十六挪到十五,又从十五挪到初八。

只要初八前不下暴雪,她们就能走山路过来开门。

……

大家都忙,食铺、火锅店也忙。

家中仅剩的闲人就卢栩、颜君齐、卢舟和还干不了什么活儿的腊月、文贞、卢锐了。

六岁多的腊月要负责看管弟弟,于是闲人又少一个。

卢文找了颜君齐、卢舟趁着休假写春联,过两天拿到杂货铺卖。

闲人再少两个。

卢栩瞧这趋势,他们回家的时间搞不好会拖到腊月二十。

若初八回来看店,那他就有十八天见不到颜君齐。

半个多月!

明年开春他还要北上送粮草,一走又是三个多月……

“我明明是想让大伙都能过得轻松一点儿的。”卢栩忍不住感叹起来,想来想去还有些郁闷。

颜君齐笑道:“可是大家都很开心。”

虽然忙,但每个人都忙得开心,他们每付出一分的辛苦,都会得到更多回报。

即使是寒冬,每个人日子都是生机勃勃。

而哄着骗着,赶着催着,带给大家这份儿生机的,就是嫌弃不能好好偷懒的卢栩。

“嘴上说说罢了,最闲不住的就是你。”

作者有话要说:

卢栩:怎么看来看去,就我一条咸鱼??

卢文:希望你自己好好想想,反省一下。

事业

年尾时,颜君齐一家还是选了随卢家一起回乡过年。

不过颜家的宅子离山近,早被卢辉用作了储物仓,用来存放干草和粮食。

颜家临时决定回来,也没辛苦卢辉收拾,干脆全住进了卢栩家。

两家同吃同住,一起守夜,到了拜年时,除了没去卢家祠堂祭祖,其他时候完全一起行动。

初一去给卢爷爷、卢奶奶拜年,初二帮忙招待回娘家的姑姑,走亲戚,出门玩,颜君齐、颜文贞混在卢家兄弟里,和他们不熟的还要当这也是卢家人。

不止这年,此后的三年,颜家也这么随着卢家过。

三年间,卢栩、二叔、卢轩和罗家终于将商路跑通,观阳也在商贸中大变样。

曾经的观阳县城成了内城,四周又扩建了外城,码头也比从前扩大了一倍,还有要继续扩建下去的趋势。

整个观阳都在抢占新城,而曾经风头无二,冲劲儿第一的卢栩,却意外低调起来。

他用了两年还完欠的买山款,后来只慢慢将住惯的宅子和租用的仓库掏钱买下,就没再在城中置办地产了。

外城建起时,他也只买了两个铺子和一个仓库,一个铺子在码头附近,开分店卖羊汤,依旧是那样说不好是赔是赚地经营着。另一个铺子靠近北门,离他家仓库也近,方便商道来往装卸货物。

在观阳附近乡镇的乡绅都跑到外城砸银子买房子时,卢栩这番行为实在是让人看不透,不少人猜他是不是在北边赔钱欠债了。

可再看观阳联盟,完全不是那回事!

他们观阳联盟的大旗已经挂满整条商路,现在已经开始往观阳南边扩张了,唯独卢栩这观阳联盟的大当家,越来越低调。

倒不是见不到他人了,自从半年前他把商路生意甩手给卢轩,他就整天领着卢锐在观阳闲逛,活像个无所事事看孩子的闲汉。连他娘和妹妹都比他忙。

虚岁刚十六的卢文更是别说,赫然已经长成观阳无人不知的商贾大鳄,替代卢栩,真正统管着卢家和观阳联盟的全部产业。附近的县镇、整条商路,也少有不知他大名的。

如今,家里的孩子全凭兴趣各自有各自的事干,四叔家小满,还有卢栩家腊月,都已经加入寒露、小夏的甜品铺,将铺子扩大了一倍,三叔家小雨,则跟着元蔓娘学着做衣服,经营成衣铺。

和腊月同岁的卢福,则跟着哥哥卢辉和他爹留在村里管田、管牲口,十岁的年纪,也似模似样。

四叔家又添了个小宝宝,起名卢笑,才三岁,是个胖乎乎的小男娃。

家里添了人口,连佛系的四叔都长起事业心,嘴上说着得赚钱给小儿子盖屋子买田产,其实是怕卢轩一个人跑商路干不来。

要不也不会卢栩前脚退休,他后脚就顶上了。

卢轩还没表态,他就先找亲儿子摆明态度——我给你打下手,你带我赚钱。

卢轩哭笑不得。

卢笑长大了些,四婶又重出江湖,管起他们家的鸡鸭鹅,四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