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8节(1 / 2)

加入书签

决战时朔州北边的部族投降快,西边却是打了好几场硬仗,后来回来的卸甲兵,许多人身上都带着伤残。

十一月中,观阳城下起了大雪,趁河没冻上,不少人都跑到县里卖货、采购。

观阳大街小巷到处是卖柴的、卖干菜、卖农副的,还有些存了精粮的农户这会儿也背着米面进城卖了。卖了这些,再去铺子里买油盐酱醋糖和各种各样的日用杂货。

等河一冻上,河路不通,他们就真的要彻底猫冬,等待过年了。

观阳联盟往各村杂货铺送货的小船也是从早到晚忙碌着,一船船货大量地进出,码头比平时都要忙碌许多。

性子急的已经开始办年货。

冬天路难走,卢栩也送走了最后一批学菜的学徒,什么都等年后再说吧。

卢栩煮好麻辣烫,从铺子出来,冻得哆哆嗦嗦和谭石头商量什么时候停船。

“等河彻底冻上吧。”谭石头在码头冻得哆哆嗦嗦的,还坚持给人杀鱼切鱼。

卢栩让他挪到城里铺子去,可铺子地方不够,不点火盆也不怎么暖和,谭石头没去。

他不时搓搓手跺跺脚,“我听说昨天北边村子里又从西边回来一个,你说虎哥他们是不是也是受伤耽搁了,这么久还没回来。”

卢栩点头:“说不定虎哥他们跟着大将军到京城领赏去了。”

他们俩嘿嘿笑着,心情却一样沉重地往西边眺望着。

隔着千重山,万道壑,不知裘虎他们到底怎样了。

就在他们准备破冰的大锤时,千里外的京中因为如何安置降兵、俘虏,如何填补北方诸郡的人口吵翻了天。

开疆拓土是每个帝王的宏愿,可开拓后如何安置管理又成了摆在眼前的巨大难题。

没人愿意到蛮族的地界去。

万一过几年他们又反悔造反了呢?

丢官是小,丢命是大,到时候就算有小命逃脱一劫,在朝中也再没未来可言。

官吏不愿意去,百姓更没人愿意去。

那可是蛮族的地界,现在还住着一大群蛮族,他们才不管対方是不是降了,现在也是大岐子民,光十几年的长仗已经足以让人心生畏惧。

年迈的皇帝坐在龙椅听朝臣们吵来吵去,却始终拿不出一个可行方案,更有甚者还论起搬空国库,死伤无数,就赚回蛮族的土地到底划不划算,皇帝盛怒之下拍案罢朝,一罢朝就是许多天。

朝中人心惶惶,千里外却是平静无波的。

対百姓而言,今年是个特殊年,打赢了,家人团聚了,不用再担心征兵了,每家每户都喜气洋洋地要好好庆祝新年。

一入腊月,县学、书院都放了假,卢栩的铺子也准备要关张。

如今河水上冻,只有中午那阵儿才化些,早晚行舟,他们都得拿木棍、石锤敲碎冰面,耽误时间不说,还十分受罪。

卢栩看得开,钱是挣不完的,该歇就要歇。

趁着卢舟、颜君齐放假,他也早早挂了牌子要歇业。

四邻们想存点儿什么的全早早买了,拿回家一动,想吃了上锅蒸一蒸,虽然味道不如现做的好,但也能凑合吃。

再馋,那就得到酒楼去了,卢栩不干了,驻云楼可还开门呢,他们一直开到腊月二十,连卢栩炸油条、烙馅饼的生意都捡起来了,只是哪样都比卢栩贵两成价钱。

卢栩采购了一堆村里没的杂七杂八,给陆勇和狗子发红包和年礼。

他们俩这个腊月还要时不时来铺子看看,省得长期没人丢了东西,卢栩的铁锅可金贵着呢。

“来,一人两条鱼,两只鸡,一篮鸡蛋,一条猪腿,一罐油,一叠布,你们家都没小孩,我就不给你们买糖了,其他缺什么自己买吧,店里剩的米面一会儿你们俩自己分分,反正也没多少了。喏,你的红包,你的……”

卢栩将薄厚两个红包分别发给狗子和陆勇,“陆勇干的时间长,你干的短,你红包薄点。”

狗子猛点头,应该的,不给他红包都是应该的。

卢栩又给他们一人一份儿工钱,“这是腊月看店的工钱,店就交给你们了,被偷了你们就找罗大哥报官。”

两人笑,“保证不会。”

说着颜君齐和卢舟也买了笔墨纸砚回来了,卢栩让他们把东西放到推车上,一会儿一起运到码头去。

安顿好他们,卢栩带着颜君齐和卢舟去石头那算分红。

账太杂,他一个人弄不明白,还是得靠颜君齐。

石头他们坐成一圈,听着颜君齐一点一点儿给他们念,每项生意赚多少钱,多少留着来年买铺子造船,多少可以拿来分钱,每个人得多少……

等钱一份份数好发给他们,每个人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他们真的赚了好多钱!

他们一个个高兴地采购年货去了,他们大多还是要回山上过年的,一年没回家了,这次回去总算能过个肥年。

卢栩问谭石头,“你回去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