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节(1 / 3)

加入书签

卢栩端着鱼汤到船头,叫颜君齐吃饭。

他坐船都坐习惯了,哪怕是谭石头那样自由奔放,胡乱瞎划,他也能如履平地,颜君齐多少有点不适应,上了船就不大爱动。

卢栩问:“晕么?”

颜君齐犹豫一会儿,摇摇头。

或许是因为他老家是旱区,即使在卢家村长大,从小住在河边,依旧难克服晕船。

卢栩拿小刀给他削苹果,问他:“你上次也这么晕过去的?”

颜君齐眨眼。

卢栩有点同情,有点想笑。

他可听说官船为了节省一路不停,晚上考生们可都是要在船上过夜的。

卢栩默默腹诽一番,让颜君齐把苹果吃了。

颜君齐又勉强吃下去一个“汉堡”,坐在船头吹风。

傍晚他们住在一个镇上,小镇和饮马镇规模差不多,整个小镇只有一家客栈,被书院的学生们塞满了。

卢栩拿着路引去住店,只剩下一间房。船夫没舍得住,从码头买了食物,补了些木炭,回船上睡了。

普通客房五十文一晚,店里只供热水,还得自己去厨房提,卢栩到厨房逛了一圈,客栈仅有的俩厨子正忙着给书院那群书生做晚饭,眼看是忙不过来了,卢栩干脆叫上颜君齐到别处去吃饭。

踏上地颜君齐也舒服多了,和卢栩溜溜达达四处转。

卢栩满眼新鲜,他这还是头一次出远门,这里出趟门挺麻烦,要找官府开路引,没点儿正当理由,县衙还不给开,平时他想出来玩儿,那可相当不容易。

这会儿不用考虑赚钱,不用考虑生计,兜里有钱,又不赶时间,镇上宵禁也不严,卢栩很悠然,全当古镇半日游了。

卢栩拉颜君齐饱餐一顿酱肉汤面,又吃了两个油酥烧饼,一盘虾,又给船夫送了两道菜,才满镇子溜达完回客栈。

这会儿天已经黑了,店里点起油灯,若要用蜡烛需要另外付钱,颜君齐不打算看书,和卢栩端着油灯上楼,正巧遇到拿着蜡烛想要临时抱佛脚的马若奇。

“是你们!”

“马小少爷!”

卢栩和马若奇很熟,当即寒暄起来。

这次考试,马家有三人赶考,除了马若奇,还有他一个堂哥一个堂弟。

他家里重视,恨不得包船送考,是马若奇不想压力太大,才非要和书院的同窗们一起来的。

他爷爷给他派了一个书童,两个小厮,伺候他起居,路上的吃住也是早早安排好的。

马若奇请卢栩和颜君齐进他房间,卢栩一看,马若奇住的房间是最大最好的,被褥铺盖都全换好了,房间里还熏着香,摆了水果糕点。

马少爷能亲自去要趟蜡烛,可谓相当平易近人了。

他哪知道这还是因为马若奇太紧张,胃疼了一天,吃完饭还是胃疼,想要散散步,书童才陪他去要了趟蜡烛。

马少爷有钱,不吝惜那点蜡烛,满屋子烛台摆得到处都是,灯火通明,他书桌四角更是蜡烛高燃,把笔墨纸砚照得亮堂堂的,就是他本人有点看不下去。

马若奇把同窗们骚扰遍了,这会儿大伙都紧张,谁也不想理他,他便拉着卢栩和颜君齐问东问西。

听说颜君齐一个人到府里考过试,顿时钦佩得不行。

马若奇揉着胃,苦着脸:“我考童生那次,人都是懵的,梦游似的考完了,都不记得考了什么。”

童生要考两次,先在县里考,考过了再到州府复试,不过相对县试那次,到州府主要是走个过场。只要不表现太差,通过率还是很高的。

不过院试就不同了,考中了秀才不但能入官学读书,而且是能免徭役的,若名次好,进官学还能免一年食宿费,选拔起来比考童生可严格得多。

只从时长算,考童生只考一天,考秀才前后要三天。

光检查籍贯、搜身、分配座次、入考场,就要折腾一整天,第二天、第三天要考两整天,第三天交完卷子才能出考场,相当麻烦。

许多细则别说卢栩,连颜君齐都不知道,马若奇叭叭说,越说自己越紧张,没一会儿就跑了两趟厕所。

卢栩见他小脸都白了,给他倒杯温水,让他快别再吓唬自己了。

马若奇垮着脸,捧着水小口喝,“不说了不说了,还是温书吧,再说我晚上准要睡不着了。”

他胡乱地翻书,问颜君齐这本看过吗,那本读过吗,忍不住又是一阵猜题押题,“我听说上次策论考了论战,你说这次还会再考吗?”

颜君齐吃了一惊,“你怎知上次策论试题?”

马若奇:“书院的先生说的。”

颜君齐了然。

理论上,院试试题是保密的,但书院次次有人考,考完问问考生,慢慢也能凑出不少考题了。

这些资源,颜君齐是没有的。

他不禁安慰起马若奇:“想必你们先生一定模拟过考试,你考得如何?”

马若奇:“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