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章 思路(3 / 3)

加入书签

的王夫人甚至连看都没有去看她一眼。

所以,对于王夫人这个女人,贾环是绝对不会轻视的。

当然,王夫人也不是没有她的局限性,毕竟,她只是一个依附家族和娘家生存的妇人罢了。

很直接的表现就是,她的兄长王子腾病故后,一直很“本分”的大房邢夫人便开始翻浪了。

查抄大观园也由此而来。

不过在此之前,在贾环还没有自保的力量前,任何试图激怒王夫人的表现,都是作死的,也是愚蠢的。

或许可以表现的不再那么惹人厌烦,但绝对不能做出努力上进的举动。

ps:对于探春日后成为王妃这一点,基本上是没有争议的,很多伏笔都说明了这一点。

有争议的是,她究竟是成为番王妃,还是成为南安郡王妃。

我的理解是她成了番王妃。

因为在《红楼》中有讲过一点,红楼四郡王里,唯有北静郡王当日功高,故子孙至今犹袭王爵。

也就是说,除了北静郡王外,其他三王的子孙是不会承袭王爵的,至少和水溶一个辈分的孙辈不会。

在秦可卿死后,四大王府都设了祭棚。但我理解的是,这是以王府的名义设立的,而不是四王。

就比如说其他贵族有人去世了,贾家如果去设立祭棚,那么也是以荣国公和宁国公府的名义来设立。而不是他们现有的将军爵位。

至于七十一回出现的南安郡王和太妃,并且视看了贾探春,我认为,这个南安郡王应该是和贾政一个辈分的。而和北静郡王水溶同辈的,可能是他的儿子。

而他的儿子,承袭的应该是南安公。

如果他的儿子承袭的也是南安郡王的话,那么就无法和前文所讲的“当日唯有北静郡王功高,故子孙犹袭王爵”相对应了。

所以,贾探春应该是远嫁番王,成为了番王妃,而不是南安郡王妃。

番王妃听起来也是王妃,好像很高大上,但是在那个时代里,对番王的注解是:南荒之主番王,食腥、衣草、屋茅、言秽、善射。

可想而知,这对于富贵乡里长大的探春而言,是多么的悲惨,可怖……

编者一家之言,方家大佬们阅后一笑了之就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