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92节(2 / 7)

加入书签

廷旧吏们也都顿时大骂了起来。

在肖天健的历史观之中,虽说对于崇祯丢掉大明江山感到同情,也为他感到悲哀,也有点怒其不争,但是以前他并不是很清楚明末朝廷和建奴之间议和的事情,所以始终认为,崇祯在对待建奴方面,是尽了本分的,天子守国门,直到王朝倾覆,崇祯也没有离开北京城,学北宋的徽宗、高宗那样逃往江南,这是非常值得敬佩的,所以他一直潜意识之中都认为崇祯是不会和建奴真正议和的。

可是没成想,历史被他彻底搞得一塌糊涂,本来始终没有和建奴议和的崇祯,在这个时候,被他逼得不得不出此下策,早早的便和建奴达成了和议,彻底从法理上放弃了辽东,甚至于不惜割让出了还在明军控制中的锦州城,以此来腾出兵力,南下来对付他。

其实肖天健在捉获了高起潜的时候,便从高起潜那里得知了崇祯在十一年末的时候,便指使过杨嗣昌和高起潜暗中和建奴议和,只是后来因为消息走露,朝野一片哗然,逼得崇祯那次议和最终不了了之,而且肖天健不清楚的是在历史上崇祯十五年的时候,还曾经派人和建奴议和过,只是后来又因为陈新甲不小心,他的家仆将消息走露,又一次引起了朝野的震动,逼得崇祯没有能和建奴达成最后的和议。

可是到了历史发展自从有了他肖天健的掺和之后,彻底的发生了改变,这一次崇祯居然瞒天过海,在消息走露之前,便和建奴达成了和议,将生米煮成了熟饭,虽然朝野反对之声还是很多,但是毕竟他已经做成了这件事,木已成舟,想反悔也来不及了。

而且肖天健根本不用其他人来提醒他,便能想得出来崇祯为何要这么做,其实说白了都是他逼得,现如今他连灭朝廷在内地的数路官军大军,使得崇祯根本已经在内地找不到可以对付他的精锐兵马了,所以为了挽回即将覆灭的大明江山,他这么做其实也无可厚非,他唯一能调用的也仅有关外的那些关宁军了,换作其他人的话,弄不好十有八九也会这么做,甚至可以说崇祯这么做,还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再探卢象升

接下来,肖天健即便是用屁股也想得出来,大明朝廷在和鞑子达成和议之后,会作出什么动作,铁定会有大批关宁军被调入内地,扑向他刑天军的辖地,只是眼下暂时还不知道崇祯这一次下定了多大的决心,会调动多少关宁军入关来对付他罢了,但是起码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次来的关宁军数量一定不会太少,相比于湖广这边的官军,除了左良玉的人马之外,关宁军的战斗力还是要超出内地官军很多的,所以他原来制定的攻打南京的计划,在这个时候,便不得不暂缓一下了。

如果刑天军不能在这一次大战之中,战败这些从关外调入的官军的话,那么一切可能都要推倒重来了,但是好处是只要能击败这些入关的边军,那么对于大明来说,他等于也提前一步,将大明最后的抵抗能力,给彻底打垮了,那么对于接下来他统一天下,也就方便了许多,某种意义上来说,崇祯这么做,也等于将朝廷和刑天军最后的对决提前了一些,就看他们谁能在这一场最后的对决之中胜出罢了,谁能笑到最后,就完全看这一场大战了。

于是肖天健不敢怠慢,马上便下令暂停对南直隶的用兵计划,开始在武昌府一带调整起了战略部署,一方面重新安排辖地内的诸军的防地,一方面开始集中精锐兵力北上,做好跟官军对决的准备。

原来正在大批调动南下的各种物资,也暂停调运,而是转而立即调往晋南和豫北等地,为下一步的行动打下基础。

如此一来,许多原定的计划便被取消抑或是延期,整个刑天军也在肖天健的调动之下,又一次在过年期间大规模的行动了起来。

肖天健刻意早年建立起来的刑天军情报系统,这一次又立下了大功,虽然朝廷那边这一次动作很快,但是刑天军的细作还是用信鸽在第一时间便将消息送出,使得肖天健在接收到消息的时候,关外诸路官军要么是还在换防之中,要么就是还在集结之中,而洪承畴则正在从锦州后撤,整个关外都乱的跟一窝蜂一般。

所以这也给肖天健了一个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率领着罗立和刘耀本等精锐兵马,返回到了河南洛阳。

而在肖天健下令回师洛阳的时候,军中上下也都知道了朝廷和鞑子议和的消息,于是军中上下自然也少不了一片骂声,肖天健也趁机利用了这个机会,在军中大作宣传,将崇祯和当今朝廷说成了卖国贼,并且昭告天下,他肖天健绝不会承认当今朝廷和建奴之间达成的这项和议,同时要天下汉人,都站起来抵制朝廷的这项卖国之举,要求当今朝中的朱由检退位谢罪,先从舆论上造势,尽可能的争取人心,毕竟明代的国人还是有点骨气的,在这件事上,朝廷的举措显然让不少人都十分失望,所以当今朝廷起码在舆论上再失一城,就连许多文人因为此事,恐怕也会对朝廷失望不已,所以肖天健相信,只要他能打好这一仗,那么今后征服那些朝廷的地盘的时候,受到的阻力便会更小一些。

与此同时,肖天健一边率部赶回洛阳,一边在路上便下令阎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