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 第649节(1 / 3)
他大手一挥,上五千吨级的运输船!
市场的需求推动技术的发展啊,反正都是明人出钱……
索贿是一门正儿八经的学问
当杭州城那支大型船队到了后,下龙湾的煤海基地成了欢乐的海洋!
那欢乐声把附近的海鸥吓得“啊、啊”乱叫,久久不敢落下。
能不快乐吗?
杭州商团和苏州商团、南京商团共同出资,按照4:3:3的股份组建了创世煤炭股份公司,执行董事长是郭勿语。
郭勿语团长先前在密信中,几句话就说服了杭州商团的人,一是现挖现卖的发展速度根本不行的,二是人力财力我等都几将用尽,如果借用汉唐集团之力,吾有顾虑,诸位懂得的,他们体量太大,远不如打过多少年交道的商户可信……
这种商业谈判是最容易谈成的,双方都有可以十龙入海的账房先生,噼里啪啦一阵算盘声,大家要拿出多少物资来,再投入多少马票或银两,算得清清楚楚,连银两和马票的折扣都不差分毫。
他们没有用汉唐集团式的账本,嫌字太小太挤了,累眼睛,还是看毛笔字写的蝇头小楷舒服。
郭勿语团长有一个精致的白铜小算盘,很像白金的,但不是,连白银的都不是。
他算账的架式是慢而稳,绝不似账房先生那样夸张。
杭州商团在这次联合中貌似占的股份下降了,但是总体利润却是翻了几倍,这也许就是汉唐集团所说的共赢了,其实千百年来,各路大商哪里不会?先前没有机会罢了。
郭勿语董事长的行为是鬼鬼祟祟的,说是什么商业机密,而汉唐集团则是大大方方地在《汉唐财经时报》的报纸上,直接发布了与郑家集团合作开采煤炭的事情。
事后郭勿语董事长拿着报纸都直哆嗦,这是气的,我刚投入那么多,你们就又拿出一个大矿来!
后来技术员告诉他,这是两种不同的煤,那主要是炼焦和制煤气的,它们之间没有利害关系,他这时才恢复了平常。
但是他同样还有不安的感觉,这也许是天生的,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快速运煤。
他让人去三亚和海口码头租用了大片的地方来充当煤运周转码头,这样节省了中间运输的时间了。
但是,他们自身的运煤码头又成了瓶颈,这个也好办,其它商团来的时候都带来了一些码头构件,正在加紧建造,很快就能解决。
他们开始缺少人力了,比如铲煤的基本劳力。
这个也好办,去鸿基县城招吧。
前文讲过,郑氏政权与阮氏政权双方公开的战争终于在1627年爆发开来,战争的结果则是安南被强而有力地分裂成南北两部分,郑氏控制了大部分的北方而阮氏割据了大部分的南方,双方的分界线在广平省的峥江上。
这条疆界与北纬十七度线非常接近。
相较于郑氏政权统治了人口稠密得多的领土,阮氏也具备一些优势。
首先,他们处于守势的地位。
其次,阮氏在他们与欧洲人、尤其是葡萄牙人的接触中获益,得以购置较先进的欧洲军备,在城防中雇佣欧洲的军事专家。
第三,地理形势对他们有利:大规模有组织的军队仅适合平原旷野,而此种地点在安南南部十分稀少;他们那里的山岳几乎挤进了海里头。
阮氏在这里建立了两条主要的堡垒线,横亘在山海间的几平方公里的平地中,城墙竖立在顺化北方的同海市附近。
阮氏在这条线上抵御了郑氏无数次的攻势,郑氏也为了对抗这几道墙,前后征集了十万名士兵,五百头战象与五百艘战船。
对阮氏城墙防御的首度攻击未能奏效,攻击也因此持续了数年。
后来双方都开始购买了汉唐集团的武器,战争开始残酷了!
郑氏可以打塌阮氏城墙,阮氏也可居高临下射死更多的郑氏士兵!
经常是打着打着双方都没有火药了……他们也有自己的火药,但是效果没有汉唐集团卖的好!
所以这时就又陷入了低烈度的摩擦中,等着下一步的大战。
这个时候安南不管南部还是北部,还是通用汉字,也说大明话,甚至是官制和官服都是一样的!
鸿基县令名叫郑克,他原本是郑氏家主郑柞的一个幕僚,其能言善辩,多智百出,但是也有些贪财……因蝇头小利与同事纠结,被郑氏家主郑柞一脚踢到兔子也不拉屎的地方了,就是广宁省的鸿基县城反省去!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这个时候确实是北方郑氏的关键时期……
阮氏倚仗着自己多次购买的汉唐集团武器,在1653年发动了他们自己对安南北部的侵略。
一路上,阮军向北进击,击败了郑氏军队,并且兼并了广平省,更可怕的是,接着河静省也落入了阮军手中。
1654年的年初,郑氏家主郑梉在阮军攻入义安省之际过世。
在新任的郑氏家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