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们的1654 第320节(1 / 3)

加入书签

汉唐集团教我甚多!”

梅乐芝经理想说些什么,又只能一声叹息,以后吧,一切都会改变的。

在木炭和生石灰和水泥市场,郑家集团完全凭借公正公平的市场规则击败了汉唐集团和潘家集团,价钱上,没有一家有他低。

普通的民间需求上,谁也卖不过郑家集团,不过用有些汉唐集团的人的话来说,郑家集团连工资都不给工人发,生产方法又和我们差不多,这谁他娘的能竞争过他们!

郑家集团的郑三爷郑斌在密信里提到过这一点。

对汉唐集团的言行一直保持敏感的永胜伯郑彩微微一笑不在意,说:“我等怎么可以光给吃食,不发工资呢?当时鞑虏逼迫甚急,算是为大局奉献罢了!现在嘛,发,一定发。”

他接受了手下幕僚的建议,发土豆票,玉米票,咸鱼票,然后可以去郑家集团的商铺兑换,同时,又给他们发了一些马票,也不能没有零用钱。

民间百姓的感恩之意更加浓厚,一片歌颂之声,让人熏熏然。

但是郑家集团觉得损失了些,便又有幕僚提出增加两成茶业和丝绸的出口税,目前厦门也可以说是明大陆第一出口地了。

这一个政策还是专门针对来厦门的各种红毛蕃,对汉唐集团的出口税保持不变,原因是厦门特色,不多解释。

敢于抗议的哄走,能让尔等上岸做生意就是对尔等大善了。

郑家集团也觉得也应该建一座海关大楼了,比热兰遮的还高如何?

三爷郑斌密信里说,无妨,但是这个水泥只能买汉唐集团出产的,我等的怕是不够坚固。

永胜伯郑彩说,“三弟多虑了,家中所用的木炭是汉唐集团所产,它耐烧;水泥当然也是买汉唐集团的——自家所产,不敢放心居住。”

远洋投放训练计划 1

当梅乐芝经理在厦门招开了第一届闽南地区海商大会时,这才彻底让永胜伯郑彩放下心思,好啊,只要你不招纳我这里的贤士就好。海商嘛,那是要多少有多少的,闽南之地何时缺过?

海商团体,一直是汉唐集团所看重的团体。

汉唐集团本想在台湾热兰遮城搞一次海商大会,奈何真正完全投奔台湾的海商还是太少,特别是有实力的,这倒不是因为台湾没有吸引力,而是真正的海商大家都是几百年的历史,只要没有生命危险,不可能完全从明大陆割离,这个时代,许多资本都变成了无尽的良田和房院、商铺,更别说他们大多是产、供、销一条龙了。

至于说金银珠宝之物,那都是浮财,如果以它们来评价真正的经济实力,那是短视了。

商业无国界,更别说还不是两个国家,于是就在厦门举办了。

梅乐芝经理事先亲自写了发言稿,可惜最后没有用上,只是封存。

发言稿里大概有这么几条,这第一个是要组织一支远洋商队,一起去印度,那里有无数的土王,无数的金银之物;这第二个是所带的商品品种多样不说,还能统一定价,收益多多;这第三个是汉唐集团海安大队提供船只护航,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这第四个就是我们要有一种面对海洋文化的广阔胸襟。

洋洋洒洒的,好几千字呢,各种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术语都有。

梅乐芝经理在用钢笔书写发言稿时,王祖贤在一旁为他红袖添香。

没有茶水了,便重新满上;没有事了,便趴在桌子上看他写;有时还为他按按肩膀。

梅乐芝经理乐于接受这种服务,而不是春梅、秋菊的那一种。

从上次那件在早晨意外闯入之事以后,王祖贤最终接受自己的要求,不用她们清晨来侍候了。

王祖贤很聪明,一个月不到,就掌握了拼音的念法,当然语音中有一些四川味,准确地说是成都味,算是比川普强。

但是,由于梅乐芝经理的普通话还算过关,要不怎么说他还算有几分语言的天赋,他学闽南话是全汉唐集团最快最好的一个。

王祖贤完成了梅乐芝经理给她留的一篇小楷,朗读一篇文章的作业后,她就开始围着梅乐芝经理转了。

梅乐芝经理说:“你可以去逛街,或者等我写完这三千字,我陪你逛。”

“不呢,喜欢看相公工作。”

好吧,你随意。

梅乐芝经理终于写完了以后,王祖贤缠着他先说给自己听。

梅乐芝经理只好这样做了,人家也是照顾了半天不是。

整个发言稿布局完整,一气呵成,其中的一些引言、典故和理论也细细讲了。

王祖贤听完了后,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说:“相公,你知道的真多——那些海商可是要听不懂呢。”

梅乐芝经理胸有成竹地说:“我当时会细细讲明,这次远洋商贸意义太大了,不怕浪费时间——”

王祖贤扑哧一下笑了,说:“相公啊,海商罢了,这样的商队也不是一次两次,咱们家也有呢。”

“全程由军舰护航,这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