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们的1654 第19节(2 / 3)

加入书签

――嫂子在哪儿?

孙德发:你又来了,嫂子在上海挑选酶种呢。

李子强:我是想问她评上正教没有,你想哪去了。

建国安:没评上。哪有第一次参评职称就评上的?我住在那儿是看着育种农民干活。

宋士达:他们偷自已地里的东西???

建国安:呵呵,不是。育种期间对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雇工进行去杂去雄、收获晾晒等生产环节要求很高,可是农民嫌费钱费力,不愿做。他们就偷偷给你省不少环节,尤其是雇佣人工去杂去雄,你们知道人工费现在比较高,所以他们省若干环节后,出问题还喊冤,说你给的原种有毛病。所以你只能看着他们在关键环节上做。实在不行我也上手帮助。都是为我们自已。

孙德发:那我们多给他们收购价不就行了?还用你亲自住在那。

建国安:不行啊,他们都习惯了,多给钱他们要是还那样怎么办?这些种子每一粒都太重要了。

李子强:哎呀,那其他种子会不会出毛病?

建国安:没那么严重,就算是种子质量差点,也不会出现颗粒无收的情况,只不过达不到预计的产出效果。

伍大鹏是最后一个回复的:算了,这里面水深。种子问题一定要重视。原来反对转基因技术的那帮人,不简单啊!我还以为是科学大讨论呢,这个争议那个反对的,都是动了某人的奶酪了。

建国安:对,不过我不打算带转基因的种子。我们从小都吃惯了老品种,还是带它们吧。一样也有高产的。

想要发仔的小命

台湾的各种工业矿业遗址再多,也有看完的时候。

在台湾的最后一天,孙德发走进了台北一家书店,这家是导游小妹向他推荐的。据她说,他的叔叔喜欢研究台湾历史,而且还开了一家书店,里面关于台湾的资料很多。

在这一路上,俩人相谈合宜。小妹好好准备她的各项资料,孙德发认真地做一名好奇大叔,同是客家人的背景让他们更容易融洽。无意中,孙德发知道了很多台湾的现状。

台湾很多关于明郑时期的资料书籍,大多是私人出版,不愿发到网上,一般都从书店发行。她亲叔叔的书店就是这样的一家。

当小妹带着孙德发走进书店后,他一下子就喜欢上这里的氛围了。

书店不大,书籍的种类也不多,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墙上的书架上。书架下还有长条桌,摆放着古色古香的椅子,供客人预览。一些拐角处摆放着高脚花架,上面放着盛开的兰花,淡雅的兰香气息正好配上兰馨书店的名字。店内还有一处茶台,看着色有年头了。

此时孙德发正坐在茶台边等着店主人上茶。店主人玩功夫茶的手法不亚于他,同样很熟练。导游小妹把孙德发引荐给自己的叔叔后,就走了,还笑着说,看你们喝功夫茶她都嫌累。

俩人品茶聊天一会儿就无话不谈了。

店主人叫林唯圣,酷爱研究历史,尤其是台湾历史。

孙德发似乎无意间问到,“林先生怎么看史明先生的《台湾人四百年史》?”

林唯圣笑笑:“谬误太多太多。历史研究要是混入意识形态的成份,就完蛋了。”

“您认为有什么谬误?”

“简单两例。他在书中所言,荷据之前大陆向台湾农业移民未见书籍有确实的记载。可我仅从搜集到的28家台湾人士家谱的影印资料里,就有上百处荷据以前,大陆人主动向台湾农业移民的证据,而且最早是从南宋开始的。还有啊,他引用《热遮兰日记》和《巴达维亚日记》的材料时,竟忽略了古荷兰语和现代荷兰语区别,把之后和之前这两个语法搞错了,哈哈。”

“那您在台湾历史界一定很有名气了。”

“哪里,哪里,我不愿搅到这样的历史研究中,懒得辩驳他。”

“呵呵,民间高人啊。”

“四十多岁的人啦,什么名啊,利啊,不想去争了。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什么都好。”

“对,不过我有个建议你肯定感兴趣。”孙德发神秘地笑道,“我准备在菲律宾那里针对原始居民搞一个调研……”

事后,孙德发向众人解释道:“台湾这一大圈儿走下来,我发现我只是了解了皮毛,关于内部的风土人情、少数民族问题了解得不够深入。确实需要这样一位不太在乎名利的地方历史研究者。”

孙德发从台湾回到公司,还没有摆脱浑身的疲惫,就要去见一个人。

一个面目不善的人正在办公室里等他,这是个黑道的小头目。这都是他事先约好的。

小头目皮笑肉不笑地和孙德发打着招呼:“发哥,我们一哥让我来跟您谈谈。一哥说一千多万对您不算什么,可是我们公司规矩大,还是要好好谈谈。”

“当然,阿福是个谨慎人。”

“这个社会谁不谨慎随时都会仆街。”

孙德发上个月联系了一个财务公司。它总部在香港,负责各种洗钱和短期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